海明威的代表作(48小时卖530万册,海明威这本小说究竟写了什么,能有这么大影响)

时间:2023/04/28 11:49:58 编辑: 浏览量: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了理想藏书《老人与海》,在短短48小时内(两天)卖出530万本,销量曾排名第一。那么海明威的这部小说讲了些什么,能有这么大的销量和影响?

同样是1986年,为了避免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带来的经济厄运,“古巴国父”卡斯特罗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持社会主义方向,改善老套的经济模式。《老人与海》就是海明威的好友古巴渔民格雷戈里奥的真实故事,出于1936年格雷戈里奥在古巴出海打鱼的所见所闻。直到1952年海明威才把它写成小说。

48小时卖530万册,海明威这本小说究竟写了什么,能有这么大影响

这部小说在美国出版后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从此成为海明威的代表作,甚至是二十世纪欧洲文学的代表之一。

海明威被称为“文坛硬汉”,他笔下多是社会底层人物,诸如猎人、拳击家、斗牛士、渔人等等。但他们活得很独立,很坚强。在《老人与海》中,同样作为底层人的渔民“桑地亚哥”更是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续写了民间“硬汉”的形象。

然而这个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故事,却被海明威在五十年代“翻出来”重新写作,是巧合还是要揭露什么?

我们应该重温一下《老人与海》里面究竟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

勇气可嘉的人生

老渔夫桑地亚哥是一个倒霉的老人,在海边的窝棚里几乎没有谁比他更失败了。84天,他出海打鱼,一无所获。好在邻居和酒馆的主人还尊敬他,唯独小男孩马诺林的父母看不下去,甚至不太情愿让马诺林接近老人,在一穷二白的贫民窟,没有什么好串门的,也就小男孩马诺林去找老人玩玩,解闷儿。

48小时卖530万册,海明威这本小说究竟写了什么,能有这么大影响

老人又一次出海了,岸边,犹如廉颇的白胡须被凄凉的风打湿。这次带着大家的期望和小男孩替他整理的渔具,乘上一叶扁舟,缓缓驶入湾流。天黑了,老人盯着点点星光,无睡意,也没有明显醒着,有点鲁迅式的睡不着也没醒着一样。第二天老人的小船将黎明落下的微光划破,老人除了对鱼感兴趣外,也就只能对这毫不起眼的微妙现象眨巴眨巴眼睛。

第八十五天,钓钩和鱼线动了,老人来了精神。此时已经距离海岸很远,但老人不在意,他如果再没有收获,那真是一点活着的资本都没有了。果不其然,鱼线忽然镫直,进而向前方斜去,拉动渔船朝海里划去,老人一把攥紧鱼竿,一手紧扶船帮。

这就是《老人与海》故事的开篇,接下来将有第一轮“海”的战斗,老人与大马林鱼的智慧对决。西方文学中海的意蕴是丰富多彩的,抑或是清纯可亲的少女,抑或是凶神恶煞的恶魔。在《老人与海》中,海在书中是复杂的社会。

在老人打鱼的过程中,大海始终宁静、缓缓流动着;即使在鲨鱼夺取老人的鱼肉时,大海依然那么平静。她始终安静、自信、平等地凝视着“硬汉”般的老人——桑地亚哥。

48小时卖530万册,海明威这本小说究竟写了什么,能有这么大影响

但在老人持之以恒的坚毅追求过程中,这个三倍于渔船的大马林鱼终是妥协了,直到凶残贪婪的大鲨鱼出现,老人才看清她(大海)是如此的深不可测,老人意识到要与之斗争到底的除了海,还有海里冒出的鬼魅魍魉及凶神恶煞。

侵略的凶相

1961年4月17日,一支由一千多人组成的美国小股军队突袭古巴海岸,他们在飞机和舰船的掩护下登陆,并迅速占领了吉隆滩和长滩,进而向北推进。古巴军队与入侵的美军展开殊死搏斗,当时只有34岁的卡斯特罗在吉隆坦附近一座制糖厂临时改成的指挥部坐镇指挥,他下令:

“击沉所有船只!”、“现在我们真的在战斗了,胜利属于我们!”。他对亲密战友切·格瓦拉说道。

在这次战斗的十年前的圣诞节前夕,海明威突然有了创作的欲望,八个星期后,《老人与海》初稿就完成了。他的古巴朋友看后非常赞赏,于1952年发表,在美国,普利策奖中的文学奖相当于中国的茅盾文学奖,地位很高,这部《老人与海》的发表,普利策奖“迫不及待”地为它戴上了桂冠。好的作品很容易感动全世界的读者,再过一年,海明威又获得了这个来自欧洲文化中心的诺贝尔文学奖。

48小时卖530万册,海明威这本小说究竟写了什么,能有这么大影响

老渔人接下来要做的是战斗到底,不论是鲨鱼还是什么不可战胜的东西,他都要极力投入,全力一战。他高高举起鱼叉,身体后仰,所有的力气落到手指,对着跃出的鲨鱼超前一步,用力投去,正中鱼头,鲨鱼像巨大的云团掉入大海,带着头上的鱼叉挣扎着,向下沉去。

老人用钓竿、刀子,船桨所有能用得上的武器对付一个又一个来抢食的黑头鲨鱼,最后,老人赤手空拳,精疲力尽,大马林鱼被四下涌上来的敌人噬尽,只剩下一头惨白的骨架。

老人身上多次受伤,手臂的稍不知道什么时候开裂如土,血渍干凝在像手的部位。除了神情,他的身体掏空而僵,久久坐着,海风还在动,他的胡须已经没有了什么知觉,整个人和空船及突兀的大马林鱼骨架一起被船往回“飘”。

二战之后,两大阵营陷入冷战,海明威作为大国的记者及作家,深切感受了权利争端下的平民彷徨,为此也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他在一战中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对于冲锋前线者,还是战后的平淡生活,海明威看到了人性的斑驳和底层人炼狱般的生存实际。

48小时卖530万册,海明威这本小说究竟写了什么,能有这么大影响

1952年该书出版后,受到西方读者的高度共鸣,相比于简单穷乏的生活气息,反战情绪和热爱和平的愿望无形中燃起,《老人与海》的出现恰逢其时。让世界人在无可控的形势下,坚定生存意志,像老人一样勇敢又无不乐观地面对未来,即便一无所有,输尽一切,也会坚定追求。

老人被打垮了,但他依然没有认输。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中说过;真正的英雄是明白世界的。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即认识这个世界(的现实),并且依然喜爱它。

面对汹涌的大海,平静的水面,搏斗者永远都是“孙悟空”,只有真实勇敢地进入期间,才能领略到超出人本身承受的压制及种种尔虞我诈。不认输,不缴械,不放弃,像斗牛士,像猎户,像拳击者。唯独不像一个“简简单单”的渔民,然而在渔民“蠢弱”的外表下,竟然是无比坚韧的斗士。

这是一种象征打不倒的精神力量,是全民在冷战时期里一轮高升的太阳,从火热的力量苒苒升起于乞力马扎罗及所有世界高峰。这部书历经风雨和时间的检验,一直在全世界普遍流行。八十年代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之书《老人与海》,在短短48小时内就卖出530万本。

48小时卖530万册,海明威这本小说究竟写了什么,能有这么大影响

据当时出版社提供数据,这本书差不多创下了纯文学读本在世界的销量奇迹。在中国,与海明威笔触颇有相似之处的中国作家余华也写出一本类比《老人与海》的小说《活着》,其中“福贵”人物坚强形象的塑造,让人想到了海明威笔下的老渔人,一个顶天立地永不认输的男子汉形象。

因为战胜困难的精神支撑,使得余华的《活着》在中国的销量也明显高出了大多数当代文学,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活着》销量突破2000万册,欧美文学甚至认为余华就是中国的司汤达或海明威,以此认定余华在海明威之后,完成了对底层人物生存惨烈及无比坚强,又不屑于外界争端对生命的影响,写出现代版的“悲惨世界”。

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

48小时卖530万册,海明威这本小说究竟写了什么,能有这么大影响

作为很多读者来说,《老人与海》带给人以力量,你认为海明威在简单描写了一个又老又穷的渔人,究竟要表达些什么,在各个国家的出版量之大,书中的故事又给你带来了什么感触呢?请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