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潮喷(一个旅泰中国人的“新冠回忆”:往事并不如烟,却也一堆笑点)

时间:2023/04/25 13:15:55 编辑: 浏览量:

还记得,之前往国内寄口罩的热潮吗?

还记得,当初“来泰避难”,后来“回国躲疫”的纠结吗?

还记得,当年为祖国长吁短叹,而后又为泰国的胆战心惊,最后为美国而哭笑不得的风水轮流转吗?

泰国的新冠岁月,就像是一场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战争,虽然离“大获全胜”还差个十万八千里,但是第一波狂轰滥炸好歹是挨过去了。

现在再回想之前几个月的种种,心中没那么多苦大仇深,反而多出了一些贱兮兮的黑色幽默。

一个旅泰中国人的“新冠回忆”:往事并不如烟,却也一堆笑点


口罩

说到在海外的“疫情回忆”,脑海中最先蹦出来的,就是那白花花的口罩。

那是新冠时代的图腾,是被具象化的记忆。

经过之前几个月的培训,我们绝大多中国人都已经对口罩产生了强烈的生理反应,以及顽固的精神依赖。

见到口罩,就像猫见了鱼干,猪见了饲料,葛朗台见到了大钞票。

只要让我碰到喷绒布那丝滑的质感,大脑里就会像潮喷一般汹涌分泌多巴胺、催产素,和内啡肽,无与伦比的幸福和安全感在心中融化。

虽然我的理智告诉我,这玩意儿现在市面上并不缺。但我就是忍不住想买,买回家囤着,晚上抱着睡觉心里舒坦。

没办法,当时疫情刚爆发的时候,这个东西太短缺了。

那时候口罩就是钱,钱却未必买的着口罩,戴着它仿佛就给自己续了命,但凡在任何一个店里看见口罩,不用说,就是一个买字。

若是N95,那简直是要疯。

中国的口罩短缺,经过了一段时间才传到泰国。

而在泰国人民刚刚反应过来时,在泰国的中国人已经开始挖地三尺地囤积口罩,并将其中的一部分寄回中国“支援抗战”了。

一个旅泰中国人的“新冠回忆”:往事并不如烟,却也一堆笑点

那时候,“你缺不缺口罩,我从泰国寄一盒给你”——堪称普通旅泰华侨对祖国亲友的最高礼遇,绝对是亲生的骨肉,过命的兄弟,没过门的女婿,才会这般待你。

至于有本事的“不普通华侨”,则气壮山河地买下几万个口罩,通过各种渠道往国内的医院学校捐。有一段时间朋友圈里一堆“我有口罩要捐,求带货渠道”的公示信息,跟抗战时期南洋机工似的,热火朝天。

后来,泰国宣布医疗器械出口禁令,这股风潮便终止了。

不禁止也不成,那时候泰国市面上也很难买到口罩了。

一个旅泰中国人的“新冠回忆”:往事并不如烟,却也一堆笑点

过了俩月,中国产能爆发,像美国人印钞票似的疯狂造口罩,再加上中国疫情的缓解,很快形势便倒转了过来,开始从中国往泰国送口罩。

有些攒了点口罩和额温枪,想要发笔财的人,瞬间亏得血本无归。

而几乎一夜之间,几乎我认识的所有“中方人员”,尤其是政府机关的,一打电话都是“要不要寄点口罩给你”。

中国的各路驻泰机构,商会会馆啥的,也是手里有料,涌泉相报,逮着各种机会向泰国的医院、警局、学校赠送口罩。

那些在2月份嫌弃口罩都被中国人买光的泰国朋友,到了4月就被中国口罩给活埋了。

一个旅泰中国人的“新冠回忆”:往事并不如烟,却也一堆笑点

到6月,泰国也已经缓了过来,街上便利店里四处都是口罩了。

但是,人生中第一次经历的物资短缺,还是给我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看见口罩,老子就是忍不住想买,心里无数个声音在告诫我“你神经病啊家里这么多口罩买给鬼用?”——但是就是忍不住买,黑的,蓝的,粉红的,3D的,N95的……就像缺乏陪伴的富婆买LV包一样,魔怔了,剁不住。

管他喵的,就算是战略储备吧,没准冬天第二轮爆发呢?

现在我家里,口罩的数量和花色,仍在稳定增长当中。

不是说普拉达和维密都开始出口罩了嘛,多买几个口罩,和西装配一下色,也算是今后男士时尚的一大发展趋势吧……


嫌弃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给这个加油,给那个加油。

实际上,人性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所为之加油的,往往是我们内心深处所正在亏欠的。

于是,人们在彼此鼓励的时候,也在彼此嫌弃。

而且嫌弃与被嫌弃的鄙视链,永远在光速的变化当中。

今天你让别人好好呆着,明天你就被人嫌弃千里投毒;

今天你嘲笑邻国“准备不足”,明天就变成邻国围观你“大型翻车”。

轮回往复,报应不爽。

一个旅泰中国人的“新冠回忆”:往事并不如烟,却也一堆笑点

一开始,疫情在国内,在海外的中国人心里虽然是真着急,但是也多少有点隔岸观火的淡定。

在2月,几乎所有的泰国病例,都是中国游客,以及密切接触过中国游客的出租车师傅。

泰国人怕中国人。

在银行办手续的时候,中国护照一亮出来,整个大厅空调都凉了两度。

办公室里咳嗽一声,身边的泰国小妹一咕噜从座位上弹起来,假装去角落里找资料。

当然,中国人自己也有点怕中国人。

在海外中文舆论界,“国内同胞莫来泰国”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政治正确。

在7-11便利店里买午餐的时候,时常看到中国大妈叽叽喳喳地来,扫荡一番口罩之后,呜呜泱泱地去。

心里的确有点怕,虽然知道这样不地道,但是还是忍不住地,有点怕。

一个旅泰中国人的“新冠回忆”:往事并不如烟,却也一堆笑点

再后来,中国疫情缓解,所有的新增病例都变成“境外输入”后,轮到海外华人被国内同胞嫌弃。

里头的人说,千里投毒;外头的人问,战狼何在。

这两种说法,其实我都很厌恶,恨不得把两边都拉出来骂一顿。

我丝毫不觉得,中国境内的同胞,有歧视和排斥海外中国籍同胞的合理性。因为海外华侨对中国的情感,对中国的物资贡献,实际上不比任何人低。

但是另一方面,我也很鄙视那些去吴京微博底下阴阳怪气留言的家伙。仿佛祖国人民欠你几百万,非得八抬大轿给你接回去,直接总统套房里头伺候起来,并且直接免试入读北大似的。

这年头,都不容易,没有谁对不起谁。

一个旅泰中国人的“新冠回忆”:往事并不如烟,却也一堆笑点

再后来,全球航运中断,来也来不了,回也回不去,大家都只好原地待着。

泰国人也不再害怕中国人了,而开始集体嫌弃在泰国滞留,且不戴口罩四处浪的欧美鬼佬们。

作为一个素质普通的中国人,我自己其实并不太同情这些鬼佬们——在《纽约时报》的中国埋汰文下边点赞的读者里头,少不了他们。

但是,我也不会去主动埋汰他们。大家都是泰国境内的“老外”,犯不着彼此过不去。

一个旅泰中国人的“新冠回忆”:往事并不如烟,却也一堆笑点

嫌弃,是一种很不好的情感。

它是一种防备性的本能,但是最终却会给人带来更大的伤害。

随着疫情的持续,在这个地球上,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互嫌弃,相互憎恨,相互埋汰。

但是,只要回想一下这几个月的经历,你便会多少明白一个道理:

嫌弃别人的人,早晚会被人嫌弃。

之前的事儿,就让它过去啦。

同是天涯沦落人,何必为难自己人。

今后的日子里,咱们还是好好对待彼此吧。

在这个诡异的日子里,输出恶意的人,实在太容易遭到现世报了。


机票

整个新冠时代,大家只关心两个数字:新增病例,累计病例。

大多数外国人不相信中国的数字,大多数中国人不相信泰国的数字。

最后,他们都被打脸了。

一个旅泰中国人的“新冠回忆”:往事并不如烟,却也一堆笑点

还有一些有特殊需求的人,可能还会关心一下“机票价格”和“起飞时间”。

谁要是相信这些信息,会更容易被打脸。

疫情刚爆发时,航空业最先受到影响。

泰国为了彰显中泰友好,始终没有对华发布单独的旅游禁令。

取而代之的,是日益严格的航空管制——反正只要人飞不过来,禁不禁令都一样。

许多人不想取消自己的泰国旅程,不想放弃自己的泰国学期,于是硬着头皮飞过来。

延期了,就再等;取消了,就改签。

结果,那些在世界的国门纷纷落闸的前一刻,压着点儿飞进泰国来的人,都回不去了。

一个旅泰中国人的“新冠回忆”:往事并不如烟,却也一堆笑点

感觉挺逗的,就像是柏林墙刚砌起来那会儿。

要走就走,要回就回,要待就待,买定离手,不可反悔。

到了5月,当初寻死觅活要过来的同胞,又开始寻死觅活地要回去。少数一家妻小都留在泰国,困在中国过不来的同胞,更是隔海相望,相见不得。

好多人都跑来问我们该怎么买票,该怎样办证,就差问我怎么从湄公河游泳偷渡了。

而我自己,作为一个从一开始就打算老实呆着,在曼谷不挪窝的中国死宅,其实对“疫情时代的穿越国境”,并没有亲身的体会。

偏偏泰国政府办事奇葩,官府公布的规矩,和下头实际执行的政策,压根就不是一码事。

所以,在这段混乱的时间里,当一个“信息的整理传递者”,真是太过痛苦。

一个旅泰中国人的“新冠回忆”:往事并不如烟,却也一堆笑点

再后来,中泰双方都订立了严格的“跨国隔离制度”。

于是,除了那些必须要飞的人之外,大家基本都消停了。

来泰国隔离十四天,回中国又要隔离十四天,家里还要隔离十四天——这一个半月就过去了。

除非火烧眉毛的事儿,不然谁还惦记着坐国际航班呢?

一个旅泰中国人的“新冠回忆”:往事并不如烟,却也一堆笑点

现在的泰国,与外界通航的航线,顶多也就五六条。

除了伦敦、香港、台北,我所知的飞往中国大陆的航班,似乎只有一个北部湾航空。

想回去的,买票、提前14天填写防疫APP,飞就是了。

至于更要来泰国的,如果你有工作证,那就准备好医疗证明、买好保险、买好机票、去泰国驻华使领馆申请签证吧。

至于刚详细的攻略——实在写不出来,哪位大神有这个体验,我们出钱,笔给你,跪求您替我们写一个。

一个旅泰中国人的“新冠回忆”:往事并不如烟,却也一堆笑点

多于我们当中的许多人而言,新冠疫情,将是我们人生中最深刻的记忆,所亲历的最灰暗的历史,所体会的最复杂的难题。

尽管中泰已经度过最危险的岁月,但是依旧民生凋敝,病毒潜伏。

在这个时刻,我们回忆往事,并非要将这些苦难一笑了之。

而是,在大战之间的中场休息时,回顾我们走过的路,重播我们犯过的傻,并且——用乐观而幽默的心态,去回味我们曾经的狼狈和可笑,苦中作乐,笑对人生。

再晦暗的岁月,都有一笑的亮点。

再漫长的道路,都有释然的一天。

这,是我的回忆。

你的呢?

(文/岳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