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蛇欢(中考作文:借用好文训练仿写)

时间:2023/04/25 11:44:11 编辑: 浏览量:

所谓仿写,就是仿照已有的句子、语段、文章等,写一些句式、结构等相同或相近的文字,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旧瓶装新酒”。

优秀的文章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值得我们去借鉴、仿写。通过仿写优秀的文章,我们可以在脑海中和笔下积累精妙的语言表达形式,掌握高超的语言表述技巧,进而赢得读者的青睐。

那么,具体该如何仿写呢?

朱自清的《春》,我们在初一时就已学过,并且文章还要求背诵。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既有总写又有分写,既有景又有人,既有描写又有抒情,特别适合我们练习仿写。

我就曾经让我的学生仿写过其中的“春雨”片段,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你可以先拿来《春》的原文,比照着看,你就会发现仿写得是多么精彩。

参照原文,有的学生仿写出了《假期》:

进景区买票排长队是最寻常的,一等就是几小时,可别恼。看,这队像长龙,像火车,像巨蟒,紧紧地连在一起。排队的人身上全被挤出了汗。天气却是秋高气爽,只是风中夹杂着些许的凉意。那售票处里的售票员,却是极悠闲的,品着茶,聊着天。他们的小屋,在这人声鼎沸中静默着。栈桥上,大海边,有举着相机慢慢散步的人,海里还有不怕冷游泳的人。

他们的身影,稀稀疏疏的,在茫茫的大海里浮呀浮的。

是不是跟“春雨”那一段的句式、结构非常地相似?这就属于精细化仿写,每一句都是对经典的精准效仿,就连每一处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是一样的。原文是名词的地方,仿写的也是名词;原文是做状语的地方,仿写的也是做状语的,就只有文字不一样而已。若是这样不断地去练习,对语言的精准把握、对内容的妥善架构、对句式的精巧设置等自然不在话下。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古文仿写。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我们都很熟悉,它是文言文中的精品。这篇文章的仿写价值就在于,同一件事,叙事角度发生转变,内容和主题也就会发生大的变化。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从“捕蛇者”的角度出发行文的,进而揭示了“苛政猛于虎”的主题。如果参照此文,撰写《蛇说》,也就是在听完“捕蛇者”的哭诉之后,转换为“蛇”的视角,描述“蛇”的危在旦夕,那就会是另一个主题的呈现了。我们来看一个仿写片段:

复前行,路蜿蜒而转,忽见一千年之蛇立于前。吾大骇,自认将驾鹤西去也,两股战战。蛇曰:“莫骇,吾不食尔,但求尔作文以记蛇之苦楚。”吾大惊,疑于梦中乎,得无人可与蛇对话耶?然唯唯而应。蛇一一道为蛇之难,自云古往今来,人岁岁戮蛇,其规模之大,虽蚊虫不得逃焉。令蛇族濒危,往往而死蛇相藉也。数十岁前,蛇尚存百余条,而今千百无二三焉,故引身洞中,避人之祸。今遇余,属余作文以记之。余则不以为然,且曰:“人捕蛇,天经地义焉。人非捕蛇,得无蛇捕人乎?”蛇大怒,吼而啮余……

“吾命休矣!”余大呼,张目视之,则坐立于床上,汗流遍身。今为此说,似蛇托梦于吾乎,以俟人蛇共存,化干戈为玉帛。

这种仿写属于风格模仿,参照原文的结构,只不过转换了某一主体的叙述视角,把原来的“捕蛇者”替换为了“蛇”。整体来看,仿写的文章没有拘泥于逐字逐句地一一对应,词性、语气等都可以有不同。这类仿写的要求比前面的精细化仿写要宽松,形式上大致一致即可。

如果说《捕蛇者说》的仿写价值在于描写的话,那么《曹刿论战》的仿写价值就在于一个“论”字。仿写这篇文章,对说理能力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我们学过了《曹刿论战》,那你能否化身为一个人,穿越到某一个朝代,与历史上某一位著名的人物展开对话,探讨一个具体的问题,仿照《曹刿论战》写一篇《 论 》呢?

下面是一个学生的仿写作品。

村夫论隐

义熙元年,彭泽县内,适逢督邮来巡。督邮者,骄横无礼之人也,欲使彭泽县令陶渊明恭敬辞色、前来拜诣。督邮故遣人至县衙以告之。

人未至,县衙已乱。众下人纷纷哗然、心惊胆战。县令陶渊明坐于案几之上,面色恂恂、哀叹久绝。左右立侍皆手捧贡品,无不愤愤然,自知督邮定当勒索。当此时,忽一村夫请见。众人曰:“官府之事,何来的此人?”却见那人笑而不答。陶渊明一顿,曰:“在下元亮,敢问兄台贵姓?何事至此?”对曰:“嗟夫!予度你乃真君子:小大政事,必以情;贫富贵贱,必以礼;赏罚取舍,必以信。如今观之,却实在愚蠢的可以。”众人皆怒,元亮却笑,曰:“兄台何出此言?”对曰:“汝之心博大,又岂甘于仕途,何不顺心而为,弃官以归隐?”元亮一颤,失声曰:“然如何弃之?既弃官,则食不果腹,苟且而活。今虽时常劳于俸禄,阿谀于高官,却足以偷生。是以吾心虽大,德虽正,然则又焉敢弃官归隐?”其人笑而对曰:“非也,非也。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乃求大自在,何来苟且之说。若为官,顺之,则理应忠于国事;逆之,则自当归隐山水、游戏人生……归隐者,食不果腹,心却满足,依旧快哉!”语罢,元亮恍然,颤声曰:“善!”遂检点银两,驱走下人立侍,信步而出。自语云:“不为五斗米折腰……”

“信使至!”……县衙外,一人身被白衫、头戴青冠、手持帛书款款而来,曰:“督邮有令,邀彭泽县之鄙陶渊明前来一叙,此人何在?”

一村夫笑而应曰:“已在桃花源……”

这篇文章同样属于风格模仿,是对于原文章写法、思路的一种模仿,甚至句型、句式跟原文都有不同。它其实写的是村夫与陶渊明的对话,从更深的层次上来说,是陶渊明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是陶渊明心中“继续为官”和“归隐田园”这两种选择之间的对话,从形式上又类似于苏轼《赤壁赋》中“苏子”与“客”的对话。仿写《曹刿论战》,既是对这种论答形式的深入学习,更是对同一问题不同层面的深入探讨,在行文思路、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方面都会对写作者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课本外文章的仿写例子。前两年,网上有一篇特别受人关注的上海高考满分记叙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

对于这篇文章,有名师点评了三点:

1.作者巧设情境,在平凡而动人的细节描写中,传达了深刻的理念:真情莫过共握手!

2.故事从一个细小的场景切入,随着作者文笔的游走,读者会笑中含泪。

3.文章场景单纯而立意高远,情节集中而有波澜,语言朴实而内涵丰富,人物心路历程清晰可见,一些细节描写尤为出色。

根据点评可以看出来,这篇文章也是极具仿写价值的。若是把它仿写出来,也定是非常出色的。以下是我的一位学生所仿写的一个片段:

妈妈伸直了手臂才把袋子递了过来,很沉。没等我拿稳袋子再说什么,妈已经一路小跑出去了。我捧着那完好无损的袋子,竟不知怎么已被感动了。我又想起早上,妈的叮嘱爸的提醒。东西还是忘了拿了,都怪我太粗心。只记得吃完早饭想起什么事,便全忘了,教学楼几乎在学校的最里头,校园又只能步行。我知道妈是担心我要用才一上午就送过来了。我突然想起刚进班门时看到一个身影,抱着一件重物气喘吁吁地跑着,一路没歇过,当时我没在意。可是刚才,接过妈妈手中的袋子,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妈脸上的汗珠……

不难看出,仿写片段同原文一样打动人,它参照了原文的结构、插叙方式、叙议结合,尤其是对细节描写的极力追求。这属于第三种仿写形式,即结构模仿,主要模仿优秀文章的骨架,模仿怎么展开、推进事件的发展。

结合上面的四个例子,你应该知道该如何仿写了。首先,你需要对一篇经典或优秀文章足够地熟悉,甚至已经达到了能够背诵的地步,并且要知道仿写的价值在哪里。其次,仿写时,要注意文章结构形式、框架的一致。当然,对于精细化仿写,还要做到句式、句型甚至是语气的参照,逐字地进行仿写。最后,仿写不能急于一时,多加练习你才能仿写出好文章来。

通过仿写优秀的文章,我们可以精准把握语言、妥善架构内容、精巧设置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