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鼻子(抓住乡村振兴“牛鼻子”)

时间:2024/04/24 17:10:42 编辑: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抓实基层党建就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要坚决扛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坚持重心下移、面向基层,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筑牢红色堡垒,夯实乡村发展之基。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力量之源。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都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基层党组织必须建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建强指挥“脑中枢”。围绕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抓实村级党组织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使党的乡村振兴政策措施都能在基层有力贯彻执行。打造振兴“主力军”。针对乡村缺少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等问题,注重把觉悟高、学历高、威望高、带富能力强的人员吸纳为村“两委”干部。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梯次储备村级后备干部,建立后备干部库,把入库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青年等作为村“两委”干部进行培养使用,确保源头活水不断。严格挑选、精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把驻村帮扶工作实绩纳入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发展特色产业,激活乡村共富引擎。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火车头”,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乡村共富活力。深化党建聚链。推深做实产业链党建,按照“一园一业,一园一链”的思路,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中、要素注入产业链里,切实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园区、生产车间和班组,进一步完善政企议事协调机制,帮助协调发展所需的要素资源,研究解决发展当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党员在园区建设、生产经营、安全生产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选树“生产能手”“业务标兵”等身边的榜样,引领带动企业增效、园区提能、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培育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强化典型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美丽经济、美丽生态和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壮大集体经济。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项目”,积极探索多元化、可持续增收模式,不断提升自主经营能力,增强发展内生力。鼓励村级党组织领办产业项目、专业合作社等,积极探索共富工坊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集体经济发展,稳步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巩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

打造人才雁阵,用好乡村振兴资源。实现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要积极搭设平台、畅通渠道、完善机制,让各类在乡村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推动“土雁”能飞。更新人才观念,摒弃“四唯”思维定式,创造有利于乡土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乡土人才培育、评价、激励、服务等长效机制,发现和培养更多“土专家”“新农人”“乡创客”。邀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示范讲解,手把手帮助党员、群众提高生产技能,定期选派乡村干部、青年农民、种养大户、能工巧匠走出去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培训,为乡土人才“充电蓄能”。助力“鸿雁”高飞。健全专家人才服务乡村制度,组建专家服务团,常态化开展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专家人才到农村基层一线提供专业化服务活动。实现“群雁”齐飞。打好“乡情牌”,推动领导干部带头访贤、党群荐贤、乡贤请贤,吸引更多在外能人回乡发展农业、创办实业、投资兴业。打破本地选、选本地的传统观念,坚持全职就业和柔性引才相结合,探索周末专家、候鸟聘任等模式,打造乡村创新创业的人才飞地,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形成乡村人才“雁阵效应”。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