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联科技(公司战略预算管理,中级财务管理:第三章 预算管理(4))

时间:2024/04/24 12:20:02 编辑: 浏览量:

第四节 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一、预算的执行(熟悉)

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应认真组织实施公司战略预算管理,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①分期预算控制

应将预算作为预算期内组织、协调各项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细化年度预算,以分期预算控制确保年度预算目标实现。

②强化现金预算管理

严格控制预算资金支付,调节资金收付平衡;对于预算内的资金拨付,按授权审批程序执行;预算外的项目支出,按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支付程序;对于无合同、无凭证、无手续的项目支出,不与支付。

③预算风险管理

加强员工风险意识,以个人为预算风险审查对象并形成相应的奖惩机制,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控制预算流程中的风险。

④严格执行销售、生产和成本费用预算,努力完成利润指标

健全凭证记录,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生产经营月度计划和成本费用的定额、定率标准,加强适时监控;及时查明异常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⑤建立预算报告制度

要求各预算执行单位定期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对于执行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应责成有关预算执行单位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⑥财务报表监控

财务管理部门应利用财务报表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提供财务预算的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企业预算目标的影响等财务信息。

【真题回放】

1.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利用报表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提供预算执行进度、执行差异等信息。( )(2012年真题第37题判断)

【答案】√

【解析】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利用财务报表监控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向预算执行单位、企业预算委员会以至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提供财务预算的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企业预算目标的影响等财务信息,促进企业完成预算目标。

二、预算的调整(熟悉)

企业正式下达执行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

可调整情形

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预算编制基础不成立,或将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

调整机制

公司战略预算管理,中级财务管理:第三章 预算管理(4)

应建立内部弹性预算机制,对不影响预算目标的调整,可以内部授权批准制度执行,鼓励采取有效对策以保证预算目标实现。

调整程序

预算执行单位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说明情况→财务管理部门对调整报告进行审核分析,集中编制年度调整方案,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下达执行

调整决策要求

①预算调整事项不能偏离企业发展战略;②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在经济上能够实现最优化;③预算调整重点应当放在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方面。

【真题回放】

1.企业正式下达执行的预算,执行部门一般不能调整。但是,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将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时,可经逐级审批后调整。( )(2015年真题第45题判断)

【答案】√

【解析】企业正式下达执行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可以调整预算。

2.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导致预算调整的情形有( )。(2016年真题多选第7题)

A.主要产品市场需求大幅下降 B.营改增导致公司税负大幅下降

C.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 D.公司进行重点资产重组

【答案】 ABCD

【解析】企业正式下达执行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可以调整预算。

三、预算的分析与考核(熟悉)

分析

①应建立预算分析制度,预算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

②各部门应充分收集信息,采用不同分析方法,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反映预算执行单位现状、发展趋势及潜力;

③各部门应充分、客观分析执行偏差的原因,提出建议或措施,报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

④预算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预算审计,可以采用全面审计或抽样审计,特殊情况也可以采取不定期审计;内部审计机构应形成审计报告,作为预算调整、改进管理和财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参考。

考核

①预算年度终了,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向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并对预算执行单位进行考核;

②内部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的预算执行报告应经本部门负责人审议通过公司战略预算管理,作为财务考核的基本依据;企业预算按调整后的预算执行,预算完成情况以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为准;

③企业预算执行考核是企业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应结合年度内部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与预算执行单位负责人的奖惩挂钩,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参考。

公司的经营战略分析,先锋电子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先锋电子()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物联网对行业的影响

2023年,在“双碳”背景下,“绿色、节能、低碳”成为现阶段能源结构新口号。“双碳目标”进一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工作,提升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推进“双碳”战略从计划迈向实质性落地公司的经营战略分析,进而推动天然气相关智能终端的稳步增长。

同时,伴随着近年来燃气安全事故的时有发生,天然气行业的安全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采用传感器和嵌入式数据传输单元的智能设备,可大大提高预测性维护,降低安全风险;高效、智能化的燃气设备和解决方案、基于燃气数据开发衍生出的多种业务模式,可实现燃气运营商和方案商的双赢。

基于智慧燃气的发展需要,智能终端的需求稳步增长,物联网智能燃气表的增长迅速。一方面主要来自于该产品本身具备的技术特点,符合城市燃气运营商未来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物联网智慧燃气解决方案需求增加,NB-IoT物联网燃气终端已是市场的主流选择。从同行业来看,智能燃气表的市场竞争惨烈,物联网智能燃气表由于其对售前、售中和售后的要求较高,主要是国内排行前列的厂家竞争为主。企业综合实力竞争态势明显,因此为了保持市场占有率,企业在软硬件、研发、营销、制造、质量和服务等方面需不断的投入和优化才能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物联网对城市燃气客户的日常管理、应急抢修和经营决策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但是有别于IC卡智能燃气表的简单易用、成本优势和管理便捷性,更强大的功能往往带来了采购成本和管理要求的提高,智能燃气仪表供应商在售前、售中和售后需投入更大的人力和成本,同时提供的软硬件系统除了满足客户的日常管理需要外,还增加了为客户创造非气业务的价值。因此,随着智慧燃气物联网的发展,小型的智能燃气仪表供应商的生存空间会逐渐被挤压,行业进一步走向整合。

(二)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专注于为燃气行业提供智慧、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和服务。结合自身在智能燃气表领域三十余年的经验积累,积极推进数字时代的智慧燃气物联化发展,拓展和深化在智慧燃气领域的布局,在全国多地部署了城市燃气监测预警平台,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以及盈利水平,实现产品种类多元化。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400.22万元,同比增长10.91%,市场占有率居国内智能燃气表企业前列。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先锋电子是一家融合了燃气计量终端、安全监测终端、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城市燃气监测预警平台以及计量网络收费系统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为燃气行业提供智慧、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从智慧燃气的行业发展来看,智能终端的需求稳步增长,智能燃气表占燃气表总采购量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十四五规划下,各级政府将不断加大老旧管道改造更新力度,燃气安全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工商用物联网表具、DTU、RTU、民用物联网智能表具、泄露报警器及安全管理软件系统由于符合城市燃气运营商的未来发展需要,未来需求会继续放大。

报告期内,公司在全国多地部署了城市燃气监测预警平台,提供从软件到硬件一整套解决方案,覆盖了产业全应用场景的用气安全管理,为城市燃气安全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公司物联网产品确认销售终端数量同比增长21%,确认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其中物联网智能表具销售占总销售收入比例达到了82%,居国内智能燃气表企业前列。

公司结合自身在智能燃气表领域三十余年的经验积累,采用云化设计,建立了iBS综合业务管理平台、IoT-Cloud采集平台、锋云慧支付平台和锋云易修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数字时代的智慧燃气物联化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强在计量检测领域的投入,将超声波计量技术、激光半导体光谱吸收技术(TDLAS)和燃气大数据云平台,广泛应用于城市燃气计量。目前已完成机械膜式燃气表、机械流量计、超声波等产品的系列化工作,IPO扩大产能及自动化改造项目已投入使用,拥有浙江省级企业研究院和国家级CNAS实验室,公司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受城市燃气运营商收益率下降和市场竞争激烈的影响,对民用智能燃气表行业的毛利率影响最为明显,为确保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公司在原材料备货、国产替代、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研发降本、智能制造、质量和服务方面持续投入和改善,力求通过业务增长和提升内部效率降低对净利润造成的影响。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品牌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销售规模最大的智能燃气表制造商和系统供应商之一,报告期内,荣获“CMMI3级认证”、“全国燃气计量行业质量领先品牌”、“高新技术企业”、“杭州市总部企业”、“杭州高新区(滨江)瞪羚企业”等荣誉称号。目前,公司国内合作客户超过1,300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智能燃气表企业前列。公司以“行业先行者,创新主力军”为基础,树立“先锋电子,您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的品牌理念,品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研发优势

先锋电子作为国内最早商业化NB-IoT物联网智慧燃气项目的厂家之一,拥有国家级CNAS实验室、浙江省级企业研究院,通过NIMCS计量评价,首批荣获计量标准评价证书,技术研发实力行业领先。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了《燃气表检测用光学接口及通信协议》、《超声波燃气表应用评价测试规范》、《超声波智能燃气表》等多项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了行业的标准化和高质量发展。公司进一步鼓励研发创新,加强成果转化,积极参与标准编制工作,健全研发体系认证。

3.制造优势

数字赋能是当下经济发展的趋势,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公司的目标。公司从2014年开始着手打造数字化车间,依次推出信息化系统,在计划调度、生产工艺、物料配送、精益制造、生产设备、安全环保等方面已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与控制,并被认定为杭州市“数字化车间”培育企业(第一批)、杭州市“智能工厂”培育企业。公司以数字化为核心、自动化为基础,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基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通过数字技术提高智能化生产和经营能力,以提升生产效能,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从智慧燃气的行业发展来看,国内天然气市场总体增长趋势没有改变。随着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等多重政策叠加,智能终端的需求稳步增长,智能燃气表占燃气表总采购量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尤其是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发挥了其特有的优势,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远程缴费,燃气公司可以远程掌握用户的用气状态,并及时和有针对性的解决用户问题,进一步推动了物联网智能燃气表的应用,助力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公司根据主营各产品线的特点,继续致力于改善主业收入结构的目标,重点加大物联网智能燃气表的销售力度,扩大物联网智能燃气表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2023年公司物联网产品确认销售终端数量同比增长21%,确认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2023年加强了在计量领域和超声波领域的投入,率先取得了全规格超声波燃气表型式批准证书,旨在基础计量领域保持自己的研发能力和经验积累,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和荣誉。公司超声波系列产品已应用于昆仑燃气、港华燃气、北京燃气、合肥燃气、杭州天然气、美能能源()等百余家燃气公司并获得了广泛好评。

公司2023年在东营、宝鸡、九江等全国多地部署了iGRM城市燃气监测预警平台,为客户提供从软件到硬件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进行了从燃气厂站、燃气管道、调压设施、燃气用户等场景的全应用、全方位覆盖,有效提高了城市燃气“生命线”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公司2023年继续基于大区化、销服一体化、移动化的管理模式,建设解决方案部,进一步强化研发和营销同客户的接触,准确掌握客户需求,提高营销、制造、研发的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2024年公司将主要集中精力拓展市场,完善研发体系和产品体系,发挥质量优势,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强化投后管理,为股东创造利润,为员工创造平台,为社会创造价值。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400.22万元,同比增长10.91%;营业成本41,232.62万元,同比增长8.48%;销售费用8,082.39万元,同比增长13.49%;管理费用5,004.61万元,同比增长14.39%;研发费用4,043.60万元,同比增长22.57%;财务费用-110.50万元,同比减少1,447.77%;所得税费用-62.09万元,同比减少140.9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62.06万元,同比减少77.19%。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及2024年经营计划

作为燃气行业先行者,科技创新主力军,公司三十余年秉承“智慧、安全、高效”的企业愿景,“科技标志企业兴衰,质量决定企业存亡”的经营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耕主营业务,通过“内生+外延”双轮驱动,围绕主营业务上下游及横向产业链进行规划性布局及深度延伸。

1、经营管理

公司战略预算管理,中级财务管理:第三章 预算管理(4)

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强化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理顺内外部资源,坚持全面预算管理,确保经营指标的健康是公司2024年总体目标。

2、市场营销

加强销售力量的培养,强化品牌价值,深耕客户,扩大主营业务收入,扩大物联网智能终端销售收入占比公司的经营战略分析,加强应收账款回收,打造燃气安全监测预警标杆性项目是公司2024年对营销中心的重点任务。

3、技术研发

继续鼓励研发创新,紧跟前沿技术成果转化,积极参与标准制订,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取,平台化设计和产品线完善,强化软件平台建设,积极获取海外认证,是公司2024年对研发中心的重点任务。

4、供应和质量

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确保供应链不受外部环境的重大影响,继续推进质量体系建设,强化质量管理的外延和预警,是公司2024年对供应链和质量管理的重点任务。

5、智能制造

按照时间进度和规划指标,进一步推动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费用是公司2024年对制造中心的重点任务。

6、人力资源

加强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以人文关怀、员工活动为载体,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归属感和责任感,增强企业凝聚力,是公司2024年对人力资源的重点任务。

(二)公司战略布局及规划

公司坚持稳固主营业务+产业链并购的同时,布局物联网底层硬科技+高端精密制造领域。未来实现以“智慧燃气”为核心的产业链整合与“底层硬科技+高端精密制造”的第二产业双发展。

围绕主营产业链上下游,公司于2019年投资福建哈德仪表有限公司、于2019年投资并控股浙江米特计量有限公司、于2022年投资并控股宁波赛琳仪表有限公司,优化产品结构,丰富公司产品线;于2019年投资大数据公司“浙江信网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先锋电子为主导,结合信网真拥有的软件科技优势,为全国燃气运营商提供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物联网科技相融合的智慧、安全、高效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到,在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部署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加快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

公司2021年投资杭州铁美众联科技有限公司,系轴向磁通电机、一体化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等电动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并于2024年1月与“东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合并。本末科技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李泽湘教授种子轮融资,大米创投、奇绩创坛、联想创投、北京国管旗下顺禧基金、亦庄创投等投资。其致力于提供无减速器的直驱型精准动力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用机器人、工商用机器人、健身等行业,与科沃斯()、追觅、觉飞等客户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将以产业协同为前提,持续寻找城市生命安全线领域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企业进行投资布局。最终形成合力,为上市公司产业升级做出贡献,将公司打造成拥有核心技术竞争力、产品应用领域更加宽广的高科技企业。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风险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实体经济的发展与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增速放缓。

2、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供应风险

2023年大宗原材料价格仍处于高位,进口原材料(如芯片)仍未得到完全解决,存在由于采购计划偏差可能造成的采购成本上升和供应不及时的风险,通过与原厂的直接洽谈,充分与营销中心各大区的沟通,公司已经在2023年年末制订并下达了2024年的全年重点物料采购计划。

3、同行业竞争风险

受行业整体增速风险的影响,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为确保市场占有率,公司将在市场、研发、生产、服务上进行较大的投入,产品价格可能受竞争出现下降,都将对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造成影响,公司将充分结合外部市场环境和自身的经营特点,做好市场竞争的准备。

4、新技术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新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新技术缺乏国家的统一标准,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且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国计民生行业,关乎百姓的日常生活,虽然公司一贯秉承“先进、实用、可靠”的研发理念,但仍可能存在技术判断失误的风险。

公司从事智能燃气表行业三十余年,积累和建立了行业研发精英团队,公司将进一步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吸引人才和保留人才,降低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造成的研发周期增长、核心技术泄密、人员成本增大的风险。

5、产品质量风险

智能燃气表属国家强制性检定产品,关乎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司将继续深化质量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由于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用户投诉、索赔等问题,避免可能对公司的品牌、业务、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

6、收购整合风险

公司将以产业协同为前提,围绕城市生命安全线领域展开整合计划,加强对标的前期调研、分析、培养、整合等工作,但受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变化、市场风险、经营管理等因素影响,所收购资产整合情况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出现整合不到位、标的利润不达预期、无法实现协同效应等风险。

7、投资风险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国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因投资过程中将受到宏观经济、行业周期、项目发展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投资效益不达预期或者亏损的风险,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8、其他风险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的计划、业绩预测等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充分认识相关风险,并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面对以上风险,我公司将持续加强对研发、市场、质量方向的投入,提升公司产品及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综合竞争能力,树立品牌壁垒。同时在公司内部管理上,进一步开拓思路,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并通过内部培养及外部引进两种手段,加强管理人才培养,提升管理效率。通过合适的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公司将审慎进行投资,对于新项目,谨慎论证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对于已投项目,做好跟踪分析工作,及时评价投资的进展,反馈分析和评价的结果,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或制定投资退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