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加强(中消协:预付式消费纠纷久治不绝 亟待加强立法监管)

时间:2023/04/27 12:30:56 编辑: 浏览量:

人民网-消费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电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日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并发布关于校外教育培训行业的意见。

中消协指出,

中消协高度关注预付式消费存在的问题,从2005年起,多次发布相关消费预警,组织开展专题研究,数次向有关方面反映,呼吁加强立法规制。2019年,中消协发布预付式消费舆情报告,并向有关方面呈送典型案例,希望推进相关问题解决。但是,由于预付式消费涉及领域众多,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有关工作推动难度较大。

为切实解决消费者面临的痛点,中消协发表五条监管意见。

加强立法立标,夯实维权制度保障

一是列入立法计划,防范后续风险。预付式消费纠纷久治不绝,核心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建议针对侵权行为日益严重的情况,尽快将预付式消费立法列入计划,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加强预收费经营行为治理,做好源头治理,防止后续无休止的消费纠纷。

二是细化立法规定,筑牢制度保障。预付式消费纠纷解决难,大多由于消费者预付资金被经营者挪用,无法偿还。预付资金是消费者为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预先交付给企业用于自身消费的资金。预付资金不是投资行为,消费者不应当承担经营者的经营风险。经营者对于所收费用应当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不得挪用。建议立法从收取预付费的经营者资质限定、合同要求、履约担保、资金管理、信息披露、费用退还、冷静期、退市要求、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规制,切实加强风险共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制定相关标准,细化操作规范。针对预付式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出台相关标准,强化对各行业、各领域预付式经营行为的规范要求。特别是针对校外教育培训领域金额高、刚需强、问题突出的情况,制定专门标准,从服务宣传、服务约定、服务提供、服务质量、资金保障、纠纷解决等各方面作出细化规定,明确流程管理,预防控制风险。

强化行政监管,有效保障预付资金安全

一是明确收费资质限制。加强部门协作,强化对高风险预收费经营者的准入管理,设立资格审查制度,根据预收费经营行为涉及领域、收费金额实行备案登记制、申报许可制。

二是明确资金管控规定。对经营者预收资金的使用范围进行明确限制,防止企业滥用或挪用。

三是通过第三方资金托管、央行提存保证金、要求经营者提供担保、强制保险等方式,保障预付资金安全,防止经营者卷款跑路造成消费者巨大损失。

四是明确资金挪用责任。经营者预收资金应专款专用,擅自挪用应承担相应责任,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应当从重处罚。

五是加大信用监管力度,对采取预收费方式的经营者实施动态监管,公示消费者投诉情况,跟踪经营者资金异动状况,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跨地区经营、收取预付资金规模较大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重点跟踪、重点防范。对预付式消费跑路经营者列入“失信”黑名单,取消其经营资质、一定时期的从业资格,联合各部门各单位,强化追责机制,追究责任到人,加大惩戒力度。

强化司法解释,统一司法审判理念

司法保护是消费者的最终救济手段。目前,部分消费者因预付费纠纷诉诸法院,但维权中面临各种问题,效果不尽理想。建议司法部门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或者审判指导意见,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在举证责任、格式条款认定、民事赔偿等方面统一司法裁判尺度,规范经营者的行为,形成社会示范指引。

校外教育培训领域,消费者刚需较大,预付资金较多,机构跑路后,波及面广,侵权严重,希望司法机关受案后采取主动调查、限制消费、信用惩戒等措施,努力帮助消费者维权。

强化行业自律,严格守法诚信经营

经营者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第一责任人。采用预收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应当珍惜消费者信赖,严格自律、守法经营,不做虚假承诺,杜绝违法行为,提升品质水平,切实履约到位,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化解纠纷。特别是有关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更应严守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摒弃不良经营手法,切实落实法定义务和责任。

相关行业协会,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加强行业规范,推进信用约束,维护行业风气,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和满意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消费者强化风险意识,慎签合同慎高投入

预付式消费有风险,消费者选择要谨慎。

就校外教育培训领域而言,一要注意查看相关机构是否具有教学、培训等资质。消费者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查询机构经营信息,通过营业场所租赁情况等了解机构运行状况。二要细看合同,谨慎签约。接受服务前,要仔细查看合同内容,特别是违约条款等。要善用询问权利,保障知情消费。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的消费者应注意查询自身条件是否符合报考要求,不要心存侥幸心理,不要相信考前密题、包过等夸大宣传、虚假承诺。三要保持理性消费。对于费用高、周期长的教育培训项目,一定要审慎签约,尽量不要一次性高额缴费。四要保存相关证据。包括合同文本、交易凭据、沟通记录等。对于机构人员口头答复,要落实到合同协议中,不要轻信口头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