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亦兵(“音乐顽童”朱亦兵献艺珠海,请听众享用精神上的“烧鹅”)

时间:2024/04/24 20:23:27 编辑: 浏览量:

南都讯 重大国际大提琴比赛史上获奖的第一位中国人、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建校270年以来第一位亚裔教授、欧洲传统大型交响乐团之一瑞士巴塞尔交响乐团首席大提琴……头顶着一系列的光环,“音乐顽童”朱亦兵于10月12日晚献艺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音乐会开场前,朱亦兵在彩排间隙接受媒体的采访。他说,将以一把1781年制作的大提琴,请珠海的听众享用一餐精神上的“烧鹅”。

“音乐顽童”朱亦兵献艺珠海,请听众享用精神上的“烧鹅”

朱亦兵在排练。受访者供图

谈音乐

是耳朵可以吃的“烧鹅”

众所周知,烧鹅是广东一道著名的广府菜,每逢佳节喜事,烧鹅必不可少。

作为享誉国际的著名大提琴家,朱亦兵出生于音乐世家,从小对音乐耳濡目染,谈到音乐时却表示,“我也不懂什么叫音乐,音乐应该是活生生的生活。”他说,从他的角度理解,音乐就是精神上的“烧鹅”,可以用耳朵吃的“烧鹅”。

对于音乐这门高雅的艺术,他说,艺术是一门“关于怎么”的学术,而不是一门“关于什么”的学术,给受众人生的精神极致享受。“所以搞艺术的人从来就不在乎是什么鹅,不管是白鹅还是黑鹅,烧鹅就是烧鹅,但是怎么做烧鹅是不是艺术不重要,好吃就行。”

在珠海首次举办个人大提琴音乐会,朱亦兵表示,将与珠海听众分享经典的传统的艺术,希望大家聚在情感的篝火下,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音乐顽童”朱亦兵献艺珠海,请听众享用精神上的“烧鹅”

朱亦兵在接受媒体采访。受访者供图

谈珠海

有一种特别的缘分

采访中,朱亦兵透露,这是他人生中第二次到珠海,第一次是15年前来珠海进行一场音乐会交流。

当问及他对珠海的印象时,顽童似的朱亦兵狡黠地笑了。他神秘地告诉记者,他的大提琴底下有一个特殊的零件叫琴柱,如果演出时琴柱能立在台上,说明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是好的,市民的修养和演奏厅的外表装潢是匹配的。而这把大提琴,更是有着传奇的故事——于1781年制作于奥地利,从未进行过修理,上一任的主人也是一名著名的大提琴家。

朱亦兵谈到,大提琴的琴柱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个是支撑,另外一个是传声。很多城市的大剧院在建造时,为了保护地板,会增加一个地托儿,或者是一个木头夹子,或者是一个橡皮垫子,但这也让大提琴发出的声音大打折扣,这让很多大提琴手头痛不已。“近20年来,我带着这把大提琴在全国上百个大剧院演出过,广州、深圳、重庆、北京、上海……在我印象里,只有三个城市的剧院可以让我们大提琴的琴柱触到地板上。”

在华发中演大剧院,朱亦兵即兴拉了一曲巴赫的《C大调第三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片段。演奏结束后,他说,大提琴的琴柱和整座剧院融为一体,让他感受到与珠海有特别的缘分。他盛赞珠海的中演大剧院豪华,“在这么好的音乐厅,我会非常尽心地为大家演奏。”

“音乐顽童”朱亦兵献艺珠海,请听众享用精神上的“烧鹅”

朱亦兵手持1781年制作的大提琴在排练。受访者供图

谈公益

让全民共享音乐的魅力

2004年,凭借着一腔“音乐报国”的热情,朱亦兵离开居住了20多年的瑞士,放弃乐团百万年薪,回到中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同时,他还组建朱亦兵大提琴乐团,带领数位中央音乐学院及附中、附小的学生,巡演于中国大地山南海北,在机关、学校、工厂、田野、和监狱等地方,均留下了朱亦兵美妙的琴声。据统计,公益演出场次超过500场。

回忆那一段岁月,朱亦兵十分感慨,走了很多没有沥青的马路,去了很多没有私人汽车去过的小村庄。

他说,“人类贫困与否,尤其是精神贫困与否,是用眼睛看不出来的”,他通过公益演出,把学生拉出课堂走上舞台,“舞台是更好的课堂,社会是更大的学校”。同时他自称是“精神食粮的制作者”,希望有更多人品尝到大提琴这一美味的精神食粮。

采写:南都记者李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