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里(夜读|冬季怎么过,在心里生把火)

时间:2024/04/24 18:48:20 编辑: 浏览量:

窗外,阳光白花花的。如果不是风声和风中狂舞的粗疏枝干,会让人恍惚以为这是春天。有暖气的冬天,如果不出门,就是这样暖和得有点不像冬天的样子。

忽然想到,在没有暖气、“出门基本靠走、取暖基本靠抖”的那些年,我们是怎么过冬的呢?一句话,你会冷得很具体。

煤,蜂窝煤、煤堆、煤块、煤球……各种各样的煤,是那时候的冬天记忆。生炉子是基本生活技能,我现在还记得第一次生炉子烟熏火燎的情景,好容易生着火了,煤却怎么也点不着。不管是蜂窝煤还是块煤,肯定是买多不买少。

父亲前几天还说,以前买煤需要煤本,没有煤本,有钱也买不到,“有一年有个亲戚从外地来,没有煤本,咱家有两个,就给了他一个,现在一回老家,那个亲戚就说起这事,千恩万谢。”

炉子上当然要有烟囱,烟囱所过之处,就算是暖气了。所以,有的家为了暖和,尽量让烟囱在屋里绕一圈。当然,太长的烟囱也有风险,煤气不容易排出去。烟囱要年年换,连接处还要密封,不然容易跑煤气,我有个小学同学,就是因为煤气中毒去世了,当时才12岁。从那以后,我看到烟囱就心有余悸。

炉子边上一般会“坐”一壶水,不为烧水,只为取暖。有时候炉子边上也烤点别的,馍片、红薯、土豆、栗子……都是不错的美味。

冬天的被窝像函谷关,难进也难出。难进是因为里面冷,难出是因为外面冷。难怪扇枕温席是孝道,是美德,想想在没有多少取暖设备的古代,暖被窝真是让人感动。

现代人少有这种美德,自然就需要一些神器帮忙。比如可以放进被窝里的暖水壶,南方叫汤婆子,我家的那个不知道是不是纯铜的,反正我的记忆中,总是黄亮黄亮的。睡觉前,给它灌上热水,让它在被窝里先巡游一番,然后放到脚下,稍事等候,便可鼓足勇气进被窝了。后来有了电热毯,进被窝便不是一件难事了。

小规模的取暖有热水袋,局部暖手暖脚都很适合,麻烦的地方在灌水,袋子软,口又小,一不小心水就喷出来了。如果是上学,热水袋就不适合了,我们小时候时兴一种暖手炉,很小,圆形的,里面放上烧热的小煤块,热力能保持一上午。其实装置很简单,不外是铁皮壳子里面垫上几层石棉,最外面裹一层绒布,可在当时这已经很奢侈了。

城里有煤,农村有炕。我记得每次冬天回老家,一进门就让你上炕。土炕烧煤太奢侈,一般是烧柴草,烟和热气会顺着炕洞排到屋外。炕温暖了,屋子里也跟着有点儿暖和气,晚上临睡前,炕要烧得热热的,烫屁股的那种,这样才可能维持一夜的温暖。即使这样,经常是等到后半夜炕洞里的火熄灭了,屋子和土炕也就不暖和了。

既然环境如此,就得加强自身建设。棉花是万能的,棉衣、棉裤、棉鞋、棉帽子、棉手套,就没有棉花不能做的。尤其是棉鞋,那时候的棉鞋还没有演化成“靴子”,如果你拥有一双带气眼的条绒棉鞋,那简直是潮人的标志。一到冬天,大家的体型都被棉花撑得鼓鼓囊囊,像一个个不同规格的米其林。

棉花当然是新的好,旧的要用,就需要弹一弹,如此才不至于出现类似闵子骞芦花衣的惨剧。现在已经很少见到弹棉花的了,棉花也纷纷被羽绒和各种新型面料代替,想来人们应该是越来越暖和了吧。

记得有首歌唱道,“冬季怎么过,在心里生把火。”那些没有暖气的冬季虽然很冷,可回忆总是温暖的。现在有了暖气和空调,也别忘记在心里生火吧。

夜读|冬季怎么过,在心里生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