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带来产业巨变,资本市场加速“四链”融合)
时间:2023/04/25 13:00:11 编辑: 浏览量:次
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中提到加强基础研究、鼓励自由探索,提升科技投入效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多项重要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
未来,战略将逐步落实到产业。那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加速落地,将带来哪些产业巨变?金融和资本如何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投资者又能在哪些领域未来科技成长的成果?
针对上述问题,第一财经记者近日采访了西部超导董事长冯勇、南京证券董事长李剑锋、清和泉资本董事长刘青山。他们分别结合各自所属行业分享了对产业巨变的详细展望,并就加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以及投资布局提出了具体建议。
将带来哪些产业巨变?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涉及方方面面,但落实到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就会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西部超导是一家新材料产业链领域的科技企业。据冯勇介绍,公司拥有国内唯一的超导线材商用生产线,国内唯一的超导磁体生产线,同时,西部超导也是国际唯一的低温超导锭、棒、线材和磁体的研发制造全流程高科技公司,研发生产出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钛合金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另外,公司还突破了高性能高温合金工程化关键技术,为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用高性能高温合金领域补上“短板”。
“从西部超导的视角来看,这一战略首先是实现我国关键金属材料产业和技术发展自立自强的前提;其次是我国前沿战略材料加速发展的前提。”冯勇对第一财经表示,关键金属材料和前沿战略材料的发展,既属于国家战略需求导向,且应用领域覆盖了“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的四个面向。国家对于原创新引领性科技攻关力量的强化集聚,对于上述两类先进材料产业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冯勇认为,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加快实施对上述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引领,到突出原创、加强基础研究的科学研究探索导向,到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所激发的创新活力,再到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四链”(即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上述国家级战略举措,都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先进材料产业的创新活力,加速先进材料产业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发展步伐,助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战,加速关键金属材料和前沿战略材料的全面国产化进程,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驱动涉及的产业不仅仅是新材料。在李剑锋看来,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统筹发展与安全将作为经济发展总基调,建立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将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和发展,会成为这一战略实施过程的集中体现。
他认为,关键核心技术包括国家短期需求较为急迫和长远需求依然较高的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以及事关国家安全发展的基础核心领域,如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信息、航空航天、深海深地、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国防装备、生物育种等。
在他看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将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着力点的必由之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具体方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则是更为明确的路径,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产业,会成为新一代经济增长引擎。此外,随着数字经济比重的不断上升,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同样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刘青山告诉记者,从二十大报告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相关表述中,可以看到三个确定性的趋势,即高端制造升级、数字经济融合、新型基建提速。
“制造业始终是实体经济之根,而科技创新又是制造升级之本。”他认为,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非常清晰,一是聚焦在高端制造业,未来国家会全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升级,并努力占据更多的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二是大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往往是科技进步和技术变革的摇篮,也是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引领者。
在数字经济方面,刘青山认为,数字技术是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相融合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数据已然成为新的资源,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他表示,数字技术一方面有助于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进而达到提质增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动产业模式和企业管理的创新,以此来适应全球产业链的变革。
在新型基建方面,刘青山认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我国在传统基建领域,已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新型基建发展并不超前,与国家安全发展适应性有待提高,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也有待完善。
“未来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这不仅对保障国家安全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有利于畅通国内大循序,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他称。
企业、生态、人才,创新驱动三大关键
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之下,目前国内正在从各个领域推动战略部署的落地。在冯勇看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重要的是企业担当、创新生态以及科创人才。
“要持续强化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使命和担当。”冯勇提出,一方面,要坚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导向,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需求,聚焦行业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技术。另一方面,企业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产出率。领军企业可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创新联合体,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推动产学研用共同参与、共同投入、共享成果,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使企业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中坚力量。
冯勇认为,还要持续营造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良好生态。一方面,需要提高科技型骨干企业在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顶层设计和决策中的参与度、话语权,吸收鼓励更多企业参与重大项目策划、组织、实施,支持领军企业参与国家实验室、国家创新中心等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另一方面,要更大力度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企业考核管理机制要加入更多科技创新性考核指标,进一步释放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与潜能。
另外,要持续把企业打造为科技创新人才的高地。发挥企业市场化引才的优势,形成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让更多应用研究人才、高水平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在企业汇聚。冯勇认为,特别要加强企业中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发挥企业中“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技术能手的汇集优势,还要注重把企业中一些科技人才培养成既懂科研和技术、又懂管理和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站在西部超导角度,冯勇表示,将继续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持续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并持续利用好研发团队优势、技术领先优势、市场先发优势及品牌优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科技创新,为我国新型飞机、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大科学工程、半导体、高速磁悬浮列车、新概念武器装备等重点领域,提供关键的材料支撑;为超导重离子医疗、大科学工程,新材料制造提供先进装备保障。
同时,西部超导还将致力于培养一支在新材料研发、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工程化、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新材料人才聚集高地,打造一支国家科技战略产业力量。
资本市场对接创新驱动
资本市场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畅通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创新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
冯勇也对记者表示,希望进一步在金融、资本等方面为企业创新给予更多的条件和支持。在他看来,“科创板”实施三年来,就为创新型企业的“科技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发挥了显著成效。
在李剑锋看来,近年来资本市场改革向纵深推进,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相继落地,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持续增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党的二十大对资本市场提出的要求,也是资本市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他认为,下一步资本市场或将从三方面着手高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
一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着力点,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二是健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推动投融资产品与服务体系创新,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功能。三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快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健全打击重大违法长效机制,合力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优化资本市场生态。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中介主体之一,李剑锋表示,南京证券将重点加强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领域及公司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制造等行业的业务布局,通过提供集改制辅导、推动上市、并购重组、再融资、债权融资、私募股权投资、另类投资、股权托管交易等全业务链、多元化的服务,帮助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企业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融资,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流向科技创新企业,在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助力科技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贡献应有力量。
“公司自身也将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大力实施‘科技赋能’战略,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壮大技术人才队伍,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手段为业务发展、运营管理、合规风控等方面工作赋能,持续提高重点业务和关键领域的系统自主开发和维护能力,努力推动自身向数字化方向转型。”李剑锋称。
在刘青山看来,在创新驱动战略之下,未来在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新型基建三大趋势中酝酿着众多投资机会。比如,高端制造中,可以关注可再生能源、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数字经济中,可以关注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新型基建中,可以关注工业数据网、物联网、现代化物流、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
“落实到二级市场投资上,我们偏好的行业一般具有三大特征——科技含量高、潜在经济效应好、产业带动作用大。”刘青山表示,比如储能、半导体领域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特征。
储能领域,在风电光伏提速的背景下,新能源消纳需求与日俱增,新型储能相应地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政策层面,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目前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预计将达30GW以上,相比之下,2021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仅4GW,这意味着该行业具备未来5年5倍以上的市场空间。
半导体领域,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2021年中国半导体消费占全球比重高达35%,但国产化率非常低,仅为7%。“所以,未来可替代空间非常大。随着中国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国产化替代预计将迎来加速期。”他称。
-
-
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怎么成立的?)
浏览:31 2024-05-09
-
-
色情小说家(普希金秘密日记是前苏联一位专搞色情文学的作家带到美国后出版的)
浏览:59 2024-05-09
-
-
亚马逊发布智能手机(搭载6000mAh电池传音新机于印度发布 售价仅千元)
浏览:35 2024-05-09
-
-
黄埔区委书记(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陈杰:2023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
浏览:29 2024-05-09
-
-
国产免费毛片(潘金莲按摩?)
浏览:26 2024-05-09
-
-
高雅楠(惊艳到了这个“六一”,快来省博看孩子们笔下的大自然)
浏览:22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