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县(沿着总书记足迹访民生丨石柱:奋力描绘土家乡村新画卷)

时间:2023/04/25 12:03:09 编辑: 浏览量:

盛夏午后,华溪村艳阳高照。马培清婆婆胸前的党员徽章,在白上衣映衬下熠熠生辉。老人家口齿清晰:“总书记叮嘱我,要好好保重身体,我做到了!”

3年前的4月15日,春风和煦,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总书记走进马培清婆婆家,看到谷仓里装满稻谷,厨房梁上挂满腊肉;总书记听说他们家以土地入股种植中药材黄精,参与管护药材基地等,有了稳定收入,脱贫之后又迈进致富之门,十分欣慰。

时光飞逝,转眼间,3年过去了,89岁高龄的马婆婆,精神依然矍铄,笑容更加慈祥。她用浓重乡音对《民生周刊》记者说:我们生活越过越好!想总书记得很!期盼总书记能再来华溪。

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

马婆婆心中有一个执念,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当面叮嘱马婆婆“要保重好身体”。为了这个嘱托,马婆婆每天坚持锻炼,从家门口走到村口,来来回回,风雨无阻。总书记到华溪村时,就坐在她家的院坝里,和村民们一起话家常,谈愿景。其乐融融的场景,历历在目。

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地处武陵山区的华溪村,换了3种交通工具;3年后,人们一脚油门,就可以从重庆直接到马婆婆家院坝。

3年后,马婆婆家的院坝,不但成了游客“打卡”地,柴棚改成了主题邮局,房子的阁楼上,还开办了“初心书屋”。马婆婆儿媳在家里卖起土家族特色“幸福米米茶”,这是一种用猪油炒煮,混上甜滋滋的醪糟、蜂蜜、红糖做成的土家“美食”。喝一碗热腾腾的茶汤,甜到心里,他们一家也过上了蜜一般的生活。眼看日子一年比一年好,马培清儿媳也越来越自信,去年一年,他们全家收入超过了7万元。尽管受疫情影响,今年收入也不会少于这个数。

3年前,马培清全家脱贫的重要产业是种植中药材黄精。那时,中益乡的黄精种植面积只有200亩。3年后的今天,中益乡的黄精种植面积已经有1200多亩,上下游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今年上半年华溪村的黄精种苗就卖出了30余万株。黄精变黄金,不仅让村民脱了贫,还成了振兴乡村的重要支柱产业。

村里的黄精桃片、黄精面条加工厂已于9月初正式投产,第一批产品销往新加坡等海外市场。“海归”创业者郭骐瑞全心投入华溪村黄精深加工。他利用在海外打拼多年积累的资金及商业渠道优势,把华溪村的黄精加工成养生美食,不仅提升了中药材黄精的附加值,更重要的是,为黄精种植打开了更大市场,实现了黄精种植、深加工、品牌打造及市场销售全产业链发展。这一年,郭骐瑞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华溪村黄精深加工上。华溪的田间地头、山间院坝,都有他的身影。越了解这片土地和百姓,他对这里就爱得越深沉:“把华溪的黄精面条和桃片推向广阔市场,让这里的百姓更快富起来,振兴华溪村,是我人生的重要目标。”

沿着总书记足迹访民生丨石柱:奋力描绘土家乡村新画卷

谭登周老人正在柴棚改造成的农特产品店售卖华溪村土特产。图/崔靖芳

兜底政策救了谭登周的命

华溪村民生活中,不仅有黄精的清香,也有蜂蜜的甘甜。

站在马婆婆家院坝,望向对面青山,五倍子花已经盛开,烂漫山野。这不仅是华溪村美丽的风景,也是华溪村优质蜂蜜供不应求的秘诀。

沿着马婆婆家院坝前的村道,向山坡蜿蜒而上,有几间蜜黄色的土家民居,那是谭登周和焦光润老人的家。门框上贴着一副对联:“九死一生靠政策,三病两苦有医保”。记者到他们家院坝时,正赶上焦婆婆在做饭。一股西红柿鸡蛋面清香,从屋内传出,扑入鼻腔。

谭登周2018年外出务工时受了重伤,焦婆婆又患有风湿、哮喘等慢性病,谭家一度贫病交加。

被问起过去的生活,谭登周老人就用手比划着说:“要不是党的好政策托底,3年前,我坟上的草就一人高啦!”

3年后的今天,焦婆婆和老伴谭登周,身体恢复得不错。66岁的谭登周不仅当了村护林员,还主动认养了5箱中蜂。山崖下、树林间,蜂箱里的中蜂,在五倍子花盛开后,正飞来飞去美美地“饱餐”。

今年4月,谭登周家的柴棚被村里改造成农特产品销售店,谭家用柴棚入了股。酸鲊肉、黄精桃片、黄精面条……小店里摆满了华溪村生产的工业品、土特山货。靠这个小店,老夫妻俩每年有5000元的保底分红,这为他们的老年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踏着湿滑的石阶,来到谭登周和焦光润家。当时,焦婆婆正在锅里焖洋芋饭、团子粑粑和酸鲊肉。在山高坡陡、土地零碎的华溪村,洋芋、红苕、玉米曾是村里大多数村民一年的当家食物,现如今已开发成华溪村的特色美食。

3年前,在谭登周家院坝,习近平总书记从屋外到屋内,总书记边看边问,从身体健康到日常吃食,从被褥厚薄到一年收入,从看病吃药到老年生活保障,等等,件件问得仔仔细细、明明白白。

3年过去,老谭家院坝前湿滑的石阶,已改建成方便二位老人赶集、出行的小路;屋后的陡坡,也装上了护栏。记者来到他家那天,焦婆婆正打算第二天到街上赶场(赶集)买排骨。不远处的山路上,有村民骑着三轮摩托呼啸而过,车上载满了花花绿绿的货物。

沿着总书记足迹访民生丨石柱:奋力描绘土家乡村新画卷

华溪村风光 图/谭华祥

路通民富产业兴

在屋前晒太阳,跟游客聊天,是马婆婆的日常生活。正午的太阳有点儿火辣,华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祥生心疼马婆婆,他把屋外的竹椅搬进屋内,让马婆婆到屋内避避太阳。

如今,各种车辆,都能开到村民家旁边,一些小型车辆还可以直接开到村民的院子前。走在马婆婆家院坝前的石板路上,王祥生回忆起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当面叮嘱他,能够做到让山里村民出行方便,是一件很难得的事。“经过3年努力,华溪村的路,更通畅了!”王祥生带领华溪村脱贫奔小康,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行走在华溪村,条条青石板路从村民家的院坝出发,如人体的毛细血管,与村里的主干道紧紧相连,这条用沥青铺成的全村主脉,被命名为初心路。初心路蜿蜒山间,从小溪两侧一直向山林深处延伸,把星散居住的华溪村民联结为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把游客带向家家户户,把村里的产业串连起来,更把山里山外的人和物联通了起来。外界进入华溪村的公路,也拓宽了,比过去更宽阔、更顺畅。

路宽好迎客,路平产业兴。县乡公路提档升级后,中益乡的区位优势显现出来,一到盛夏,重庆市里的人都喜欢到这里纳凉避暑。

“过去,我家靠卖肉挣钱。卖肉是个苦活儿。凌晨两点半就要出门去县屠宰场,早上6点从县城拉肉回来,8点前切割好,再交给家属去卖。现在路宽了平了,一年四季游客不断。所以我就不卖肉了,改行做旅游,开民宿。”王祥生扒掉老房子,在原址上盖起新房办民宿,二三层接待游客,一层开了个不小的超市,收入比卖肉多多了。

9月的华溪村,桃红李脆。这份村集体产业,正为村民蒸蒸日上的生活添滋加味。王祥生在村里的主干道旁,摆了几箱刚摘的脆桃,不时有路过的车辆停下来,整箱买走。

华溪村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已形成规模:黄精长势茂盛、莼菜叶肥色绿,加上150多亩吴茱萸、320亩木瓜、40亩荷花、1400多群中蜂;华溪村民宿农家乐,也走在中益乡前头,今年,全村已办起32家民宿旅馆。

乡里道路、环境提档升级后,办民宿、开农家乐的,不仅仅是华溪村,平坝村邹小珍家也办起了民宿旅游。她家过去是贫困户。从老照片上,可以清晰看到邹小珍家破败不堪的老屋。她回忆,一刮风,整个屋子就呜呜作响;遇下雨,家里就四处淌水。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邹小珍接了一个电话,是客人打来的。“又有客人要来,我家17个床位已经住满,我推荐给了别家。”

在县乡政策支持下,经过专门培训,目前,中益乡有50多户农民利用自家空余房屋,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现在的中益乡,山清水秀,四时之景各有其妙,来中益乡“乡村游”的游客络绎不绝。搞特色种植、养蜂、卖土特产、办农家乐,乡亲们发挥己长,各有满意的生业,忙得不亦乐乎。

路阔民富,吸引了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家乡创业,这些在山外“见过世面”的年轻人,为中益乡振兴注入了“新血液”。上半年,中益乡党委书记刘登峰做了一个调查,全乡已有100多位45岁以下的青壮年回乡发展。

沿着总书记足迹访民生丨石柱:奋力描绘土家乡村新画卷

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平坝村村民邹小珍正在给客人做糍粑。图/崔靖芳

一起奔跑,不落下一人

“总书记来考察后,带动了我们乡发展起不少新产业。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带领大家一起奔跑,绝不落下任何一人。”中益乡党委委员、副乡长郎滔说。

王祥生介绍,除了地道的土家族味道,“春赏花来夏看果,秋尝蜜来冬研学”,初心广场、初心学院、初心书屋、蜜乐园、蜜蜂科普馆……华溪村农文旅融合,已成为中益乡一道亮丽风景。

研学团队一个接着一个来到这里,从四季变化到民俗文化,从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到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丰富的特色研学课程开到中益乡各个村庄。小山村成了研学大课堂。

携手发展、共同富裕的路上,中益乡7个村共同出资,成立了重庆市石柱县益起奔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研学旅游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起奔跑。

让“益起奔跑”董事长刘成勇感到自豪的是,在这间公司里,每位村民都是股东,都参与分红。“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带领大家一起在幸福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未来,我们会将更多就业机会留在村里,让更多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从“各炒一盘菜”,到集中各村特色、集中各村力量“共办一桌席”,大山中的中益乡,正带领群众在康庄大道上一起奔跑。

重庆市石柱县农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飞,也通过中益乡的发展变化,找到了他心中的“特色课”。“在这里,我‘战斗’了3年半,经常在田间地头和乡亲们闲聊、打交道,深知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障乡亲们的利益是根基。这里是他们的家乡,不能伤害到他们的感情。我们同乡政府定期磋商,大家一点点摸索,确定将旅游产业规划与中益乡发展目标深入融合,将原有民俗资源转换成财产权益。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真正把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农文旅的有机融合,为中益乡带来了切切实实的人气。2021年,中益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7404元。一条可持续的致富之路、发展之路、振兴之路正在中益展开。

“如今,我们中益乡的群众去其他乡镇赶集时,都是很有‘排面’的。”郎滔期望,“中益乡能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发展之路。”

农文旅融合,让日子越过越美

今年5月,融创中国收到一封来自中益乡的感谢信,感谢他们以诚意与热情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脱贫攻坚路上,中益乡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我们想在文旅方面帮助当地群众,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新经验。”融创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邵佳说。

融创中国联合清华大学,走进中益乡。近年,其建设的初心学院、毕兹卡里风情街、中华蜜蜂谷、伴乡原宿等文旅项目相继投入使用,成为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的新引擎。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如何帮助乡村走出一条良性发展之路,捐建产业项目并不是终点。我们正在时刻关注着中益乡的变化,并保持紧密沟通,在村民们遇到困难或新的需求时,能够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从村民的实际利益出发,通过农文旅融合,把中益乡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示范点。”

“打造景区、农文旅融合,并不只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让石柱县群众的生活更美。生活就在景区,生活就是风景。所有的设计与规划、未来与憧憬,落脚点都是民生。”重庆市委委员、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张华说,“过去,我们的主战场是脱贫攻坚,现在,我们的主阵地是乡村振兴。新起点上,日子要越过越好,越过越美。”

沿着总书记足迹访民生丨石柱:奋力描绘土家乡村新画卷

在马培清家院坝,有不少来参观的游客。图/崔靖芳

历史性变化,定格在走过的每一里

“太阳那个出来喜洋洋,生活一天一个样,人人心里有方向……只要我们多勤快嘿哟,不愁吃来不愁穿。” 这首《太阳出来喜洋洋》,是石柱县的县歌。

曾经,乡亲们唱它,期盼“不愁吃来不愁穿”;今天,乡亲们唱它,憧憬“生活一天一个样”,越过越美好。

王祥生记得,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时,华溪村的黄精刚刚冒芽儿。当总书记乘坐的车驶离华溪村,王祥生在原地伫立了许久。他脑子里不断重复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他在思考今后工作要怎么开展,怎么把总书记的期望变成现实。

而今,从华溪村到中益乡,再到石柱县,大家手拉手一起奔跑,日子蒸蒸日上,梦想照进了生活现实。

据统计,石柱县现有常住人口38.8万人。2021年,石柱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35元;2022年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7139元。

如今,石柱县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无论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人人心里有方向”。

“得之于民,用之于民”,写在工作笔记扉页上的这句话,是张华心里的方向。“未来,我们的帮扶力量只会增不会减,还要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布局调整,吸引人才回流。不仅要力保不能有一户返贫,更要同乡亲们携手增收致富。”

上世纪90年代的石柱县,对外联络的通道仅一条公路。

今天,蓝天白云之下,群山拥沃野,青瓦伴绿水。条条道路穿田野,入山林,历史性变化,定格在石柱人走过的每一里路上。

“你能明显感觉,大家整体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发展劲头空前高涨。从党员干部到群众,大家都在想方设法搞发展。大家心中,时刻记着总书记对我们的叮嘱与牵挂。”张华说道。

新征程上描绘新画卷

每年的4月15日,不仅是马婆婆最开心的一天,也是华溪村所有村民的节日。3年前的这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华溪村看望村民,每年这一天,已被村民定为村庆日,也是村集体经济分红的盛会。

热闹非凡的分红大会,华溪村已连续举行3年。

从2014年华溪村脱贫人口人均收入5340元,到2019年人均收入14454元,再到2021年人均收入16041元。今天的华溪村,脱贫人口户户有了稳定增收渠道,没有一户返贫。

“我们现在过得开开心心,各方面都过得很好,很满意。”马婆婆请总书记放心,“我们是先吃黄连苦,再吃辣椒辣,今天是吃蜂蜜甜!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金秋时节,石柱县的田间地头,又一次迎来丰收景象:黄澄澄的稻谷,粒粒饱满,随着秋风泛起金波;蜜蜂也吃饱收足五倍子花蜜;携老扶幼,全家上阵,到石柱“初心”踏秋研学……

欢乐祥和的石柱人,正在新征程上,奋力描绘土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画卷。

(□ 《民生周刊》记者 崔靖芳 李杨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