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气象科普的产品,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以及它的创作路径)

时间:2024/05/09 11:18:16 编辑: 浏览量: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您讨论转发,继续关注每日优质内容~

引言

2012年“‘三农’气象服务专项系列科技丛书”问世后, 受到了潜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下发后得到农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 其社会乃至经济效益显著。

气象科普的产品,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以及它的创作路径

气象科普产品产生的效益

中国气象局网站在2012年2月2日作了“潜江:副市长称赞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方法创新”报道:“1月31日, 在湖北省潜江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前夕, 潜江市副市长刘冰、市政府副秘书长黄锦波到市气象局调研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刘冰指出, 在过去的一年中, 潜江市气象局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特别是为潜江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主动服务三农方面, 气象部门方式手段创新、工作举措落实, 编印的《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月历》、《农作物全生育期气象服务指南 (图谱) 》等产品通俗易懂, 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建设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电子显示屏及短信预警平台等系统直通千家万户, 发挥了很大作用。”

气象科普的产品,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以及它的创作路径

“‘三农’气象服务专项系列科技丛书”的受欢迎、好评, 激发了气象科技人员深入精细地为农服务的热情, 增强了服务时效。为发展潜江市小龙虾特色产业, 2012年7月17日, 气象科技人员到潜江后湖“龙虾良种繁育及生态养殖基地”完成了自动水温观测站安装, 对“虾稻共生”模式环形沟水温进行实时监测, 为龙虾生态养殖提供第一手气象资料与科技支撑。

气象科普的产品,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以及它的创作路径

还与潜江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 针对“虾稻共生”、“虾稻轮作”、“虾鳖稻连作”等渔农共生模式中, 小龙虾养殖投苗、投食等关键期气象服务需求问题, 从技术层面进行了探讨, 从实践中加以改进, 促进了技术进步。还为“潜江龙虾良种繁育及生态养殖基地”安装自动气象站与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实景监控系统等, 致力将养殖基地打造成小龙虾特色养殖气象服务示范区。对此, 湖北日报记者在2012年7月25日湖北日报做了“潜江小龙虾有了气象专家”的报道。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日报、中国气象局、中国广播网等各大媒体均给予转载。

气象科普的产品,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以及它的创作路径

中国气象报记者还在2011年11月14日中国气象局门户网, 做了“新型服务对接农民需求——湖北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与实践一瞥”报道:“今年初, 潜江市气象局编印了《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月历》, 将全年各月农事活动按月编成琅琅上口的简易“四字经”。“杏花三月, 惊蛰春分, 万物复苏, 昼夜平均。早稻始播, 棉花紧跟, 油菜开花, 小麦穗孕”等通俗易懂语言, 集知识性、警示性、实用性于一体, 用物候、节气、气候特征作背景, 点击主要农事活动, 警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提出应对措施。”

湖北首航小龙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出具的“三农”气象服务应用效益证明, 该“公司小龙虾养殖面积3000亩, 亩平气象防灾减灾损失120元, 两年减灾损失达52万元。其社会、生态效益也佳。”

气象科普的产品,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以及它的创作路径

“三农”气象科普产品的创作路径

“三农”气象科普产品只有来源于实践, 才会最受群众欢迎。而各类气象科普产品的开发创作, 有其自身的科学性、规律性, 下面仅就潜江市气象局小龙虾气象科普产品创作为例, 说明其创作路径。

气象科普的产品,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以及它的创作路径

一、组建技术联盟, 针对性开展小龙虾气象服务

2012年5月, 气象技术人员在后湖“小龙虾良种繁育及生态养殖基地”完成自动水温观测站安装, 对“虾稻共生”模式环形沟内水温、稻田水面及土面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为小龙虾生态养殖气象服务提供第一手监测资料。

自动水温观测站是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专家与潜江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 针对“虾稻共生”、“虾稻轮作”、“虾鳖稻连作”等渔农共生模式下, 小龙虾养殖投苗、投食等关键期气象服务需求进行开发的。潜江市气象局巧借技术力量建成小龙虾气象服务基地。同时, 在该基地安装自动气象站与电子显示屏等, 致力将养殖基地打造成小龙虾特色养殖气象服务科技支撑体系范本。

气象科普的产品,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以及它的创作路径

黄智敏、朱富强等全国农业气象专家加盟潜江气象服务技术联盟, 多次培训小龙虾气象服务技术人员, 带领气象服务技术小组潜心研究克氏原螯虾生物学特性、生态、养殖模式与气象指标, 影响小龙虾的主要气象灾害, 克氏原螯虾常见病害防治等。小龙虾气象服务小组的服务针对性水平大大提升。

气象科普的产品,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以及它的创作路径

二、“牵手”水产部门, 共同探索小龙虾养殖生长规律

气象部门探索提供水温、气温、暴雨、雷暴、晴雨长短等不同类别的预报服务产品, “牵手”潜江市水产服务中心, 结合小龙虾在不同类别天气条件下养殖、生长情况, 观察、分析、研究出一些规律性的产品。

气象科普的产品,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以及它的创作路径

再由水产服务中心添加虾事建议, 为虾农提供精细化的服务, 让虾农能够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

潜江首创的“虾稻连作”寄养模式, 既大幅提高了低洼冬闲田的利用率, 增加了农民收入, 又为小龙虾加工企业提供了大量优质无污染的虾源, 还具有恢复地力作用, 促进粮食生产。随后, 潜江通过不断探索创新, 已发展到池塘养虾和鱼-虾||鳅-稻-鱼||虾-蟹等连作间养多样化同境共生养殖模式, 小龙虾野生寄养遍布全市, 已形成从科研、育种、繁殖、养殖到加工出口、餐饮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 成为全国小龙虾主产区和最大的淡水加工出口创汇基地。

气象科普的产品,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以及它的创作路径

三 、 合作养殖实体, 气象服务小龙虾零距离

气象部门与小龙虾水产养殖农民合作社合作和小龙虾养殖大户, 按照合作社养殖大户的需求提供3天、5天、7天及月报等气象预报服务产品, 合作社再根据农户养殖实际情况制作小龙虾气象服务产品, 对其社员进行指导。

气象科普的产品,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以及它的创作路径

四、 合作龙头企业, 气象服务小龙虾“一条龙”

以需求为引领, 合作潜江市小龙虾良种繁育及生态养殖基地, 气象部门开展小龙虾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安装四要素区域站、水温水质监测站、电子显示屏等相关设备;企业提供场地负责仪器的维护和安全运行, 气象部门提供气象观测要素数据, 企业根据需求制作服务产品下发其旗下合作社及虾农, 指导小龙虾养殖生产, 提高小龙虾养殖成活率、生长率及产量。

同时, 气象科技服务人员经常深入龙头企业基地, 了解需求, 不断改进软硬件服务措施, 力求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小龙虾气象保姆服务。

气象科普的产品,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以及它的创作路径

五、小龙虾气象服务指标初有成果, 已归入气象科普产品内容

小龙虾生长适宜水温为24~30℃, 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32℃时, 生长率下降;水温15℃以下时, 幼体成活率极低。饲养水域昼夜温差不能过大, 仔虾幼虾昼夜水温差不要超过3℃, 成虾不要超过5℃, 否则会造成重大损失。一般情况下可自然越冬, 为防较强寒潮袭击, 可将越冬成虾投放于较深的养殖池中, 并在池的北边搭挡风墙或防寒棚。

提高小龙虾商品性, 品牌性, 需要巧用气候资源。由于小龙虾的生长, 是通过蜕壳才能实现, 且蜕壳后的新体壳在12~24小时后才硬化。只有在水温25~30℃条件下, 通过2~3个月饲养, 体重才可达到60~150克。因此要注意在6~9月, 水温适宜虾体旺盛生长期时, 指导帮助虾农, 造就潜江小龙虾尾肥体壮、爪粗壳亮的品牌特色。

气象科普的产品,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以及它的创作路径

“三农”气象科普产品的科普宣传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 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 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 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习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要求, 是创作“三农”气象科普产品、宣传“三农”气象科普产品、发挥“三农”气象科普产品效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福祉安康的指导思想。

一、理顺部门内分工协作机制

培育建立部门内气象科普产品创作班底、气象科普动态产品库、科普业务软件平台, 通过组织培训、专家讲座、沟通交流, 提高气象科普产品创作队伍水平;通过收集整理学习各类媒体上的气象科普知识产品, 结合本地气候、气象灾害、农事等特点, 撰写具有地域特色的气象科普材料, 建立气象科普产品分类管理库, 并实行动态更新;借助现有的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基础设施和传播资源, 推进一体化的气象科普业务平台建设, 实现气象科普业务服务产品的统一制作、分发和存档, 实现气象科普业务全流程管理。

气象科普的产品,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以及它的创作路径

二、建设气象科普多元化传播机制

借助社会资源搭建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平台, 充分利用现有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创设本部门单位公众微信号、APP客户端, 实现气象科普防灾减灾知识覆盖面的最大化。建立气象科普志愿者队伍, 深入田间地头、工地厂矿, 实施针对性服务。

气象科普的产品,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以及它的创作路径

结语

进一步加强与民政、教育、卫计委、农业、安监等部门的合作, 借助部门的资源, 联合开展科普培训, 联合组织科普活动, 建立常态化的联合科普宣传工作机制, 进一步实现气象科普工作的融入式协同发展, 构建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新格局。

同时加大力度开展面向各类气象科普人员的培训,将气象科普业务和管理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加大市、区气象科普业务的培训力度。建立气象科普人员定期交流制度,提高气象科普人才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 尚阳阳.融媒体时代下气象视频信息的传播[J].记者摇篮,2020(9):105-106.

[2] 田艳芳.关于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几点思考[J].2020(20):47-48.

[3] 任珂.气象科普产品开发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探索[J].科技传播,2017,9(9):77-79.

[4] 肖楚洁,施威,李忠明.气象科普事业发展现状、困境及对应策略[J].安徽文学,2017(1):152-153.

[5] 李忠明.中国气象科普体系构建研究[M].气象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