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这个冬天特别冷 请用好对付肺炎的5种“疫苗武器”

时间:2023/06/25 08:12:46 编辑: 浏览量:

这个冬天特别冷,各地进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期,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肺炎这个陌生又熟悉的疾病,以及对抗它的疫苗预防策略。

肺炎到底有多严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每年我国约有250万人患肺炎球菌性肺炎,其中12.5万人死亡。虽然对于年轻人来说肺炎一般均可以治愈,但对于 老人、儿童和体弱的病人来说,许多肺炎尤其是由支原体、军团菌或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往往是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

哪些病原体可以引起肺炎?

多种病原体均可引起肺炎,常见的有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和病毒。其中, 肺炎链球菌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引起肺炎的主要病因。

一旦持续感染肺炎链球菌而造成了菌血症、败血症、脏器感染(如心包炎、肝脓肿、胰腺脓肿等)、脑膜炎则十分凶险,极易导致死亡。

而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流感嗜血杆菌已成为我国儿童肺炎的首位致病菌。

好在我们手里还有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成就之一——疫苗这个强大而有效的武器!

武器一: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武器效果:有效预防13种血清型的肺炎链球菌感染。

适用人群:6周龄至15月龄婴幼儿(我国内地)/所有6月龄以上者(我国港澳台地区和国外)

我国内地接种程序(3+1):基础针:儿童在满1.5月龄后、满7月龄之前接种3针,每两针之间间隔4-8周;加强针:在12-15月龄加强1针。

我国港澳台地区和国外接种程序:

(1)不满7月龄开针:和内地程序相同。

(2)满7月龄后开针:一共打3针。前两针至少间隔1个月,后两针至少间隔2个月;第三针需满12月龄后接种。

(3)满12月龄后开针:一共打2针。间隔至少2个月。

(4)满2周岁后开针:打1针。

武器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武器效果:有效预防13种血清型的肺炎链球菌感染。

(1)2岁以上肺炎球菌易感儿童;

(2)老年人群。在我国部分城市(如上海、青岛、成都等),60岁以上老年人可免费接种1剂肺炎疫苗。

(3)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或糖尿病者。

(4)酒精中毒、慢性肝脏疾病(包括肝硬化)及脑脊液漏者。

(5)功能性或解剖性无脾(脾切除)者。

(6)免疫功能受损者人群(HIV、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移植者等)。

接种程序:通常只接种1剂。对于接种满5年、存在严重肺炎球菌感染高危因素者可以复种1剂。不建议在第二次接种后再接种。

友情提醒:13价肺炎疫苗是“结合”工艺的疫苗,23价肺炎疫苗是“多糖”工艺的疫苗。2岁以下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多糖”疫苗不易产生抗体,而对“结合”疫苗可以产生更高更持久的抗体,所以2岁以内(尤其是1岁以内)儿童只适合打13价肺炎疫苗。

武器三:含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成分的疫苗

武器效果:预防Hib引起的脑膜炎、肺炎、败血症、关节炎、会厌炎等。

接种程序:

(1)2月或3月龄开始接种:基础针为3针(间隔1-2个月),再在18月龄加强1针。即3+1,一共四针。

(2)6月龄-12月龄之间开始接种:基础针为2两针(间隔1-2个月),再在18月龄加强1针。即2+1,一共三针。

(3)12月龄以后才开始接种:接种1针。足够保护。

(4)超过5岁不再接种,几乎没有感染该细菌的风险。

涉及疫苗:各品牌的Hib疫苗、五联疫苗、四联疫苗、AC-Hib三联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如果为中国全部儿童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每年可以避免49000名儿童的死亡。

武器四:流感疫苗

武器效果:流感患者更容易并发肺炎球菌性肺炎。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从而降低肺炎的发病率。

适用人群:全人群。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者、医务人员、孕妇或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

接种程序(见下图):

这个冬天特别冷 请用好对付肺炎的5种“疫苗武器”

武器五:含麻疹成分的疫苗

武器效果:肺炎也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接种含麻疹成分的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既可以预防麻疹、风疹,也可以有效预防肺炎。

适用人群:8月龄以上儿童和成年人。尤其是20岁以上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详者、医务人员、教职工或在人员密集处和密闭空间工作者。

接种程序: 儿童于8月龄接种1剂麻风疫苗,18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麻腮风疫苗。成年人每隔五年可接1剂麻腮风疫苗。

接种疫苗就可以完全预防肺炎的发生吗?

肺炎链球菌有90多种血清型,而各种疫苗均无法完全预防所有的血清型。此外,即便接种了上述所有的疫苗,也依然无法预防由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所以,不能说打了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不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需注意做好日常防护,保持环境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室内勤通风,少去人员密集、密闭的商场菜场,可大大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

本文作者 汪曦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