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第一步(11位心理学家耗费10年研究:提高成绩第一步, 扔掉错误的学习方法)
时间:2024/05/09 11:18:35 编辑:
在我们的认知中,学霸们的课本应该是用各色记号笔做满标记,笔记本应该写得密密麻麻、又多又全,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脱口而出,每一篇课文都倒背如流。
反复阅读、重复背诵、不断写阅读笔记,这些从前我们认为是“刻苦学习”的表现,可偏偏有专家站出来,义正言辞地批判——“这些属于不花力气的学习,低效且不推荐。”
这不是抬杠,而是11位认知心理学家,耗费10年心血,总结出来的普遍学习规律。
作者:立正妈妈,蓝橡树专栏作者。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儿童阅读推广人。
放弃“假努力”,
扔掉错误的学习方法
“学习好不是靠努力,而是靠正确的方法。”
在《认知天性》一书中,一开篇就直截了当地指出,许多我们延续已久,认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都是“看起来很努力的无用功”。
《认知天性》,连续4年蝉联亚马逊认知心理学分类榜首。英文版的书名简单易懂——《Make It Stick》,翻译过来就是“把东西记住”,而英文版的副标题——“ The Scienceof Successful Learning ”,可以理解为“如何有效学习”。
书中以一个个经典案例,将11位心理学家历时多年关于“如何学习”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娓娓道来,让读者明白学习误区,认清学习过程,并学会打造自己的“心智模型”。
反复阅读和集中练习,
是低效的学习方式
学生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白学习的误区。
温故而知新,日积月累,熟能生巧,填鸭式教育,车轮式刷题……这种反复阅读和集中练习,曾是老师和家长们倡导的学习模式,超过80%的中国学生现在都是这样“卖力”学习的。
但心理学家通过多次的实验统计和测试后发现:反复阅读和集中学习往往是白费力气。
持续的阅读会让我们大脑的元认知发生判断偏差,产生一种似乎已经记住的错觉,无法辨别自己的薄弱环节 。虽然嘴上读得朗朗上口,似乎对内容了然于心,但其实大脑并没有深入吸收,也不会产生持久记忆。
科学家们在学校里做过这样一个重复阅读的测试:
- 第一组:用20分钟背完一定数量的单词;
- 第二组:把同样多的单词安排到两天中各花10分钟来背。
隔一个月后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第二组记忆的效果比第一组高10%。
心理学将此成为“记忆间隔效应”——将知识点分模块,拉开时间距离来学习,能有效提升记忆。
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就是运用分散记忆的方式,“同样的重复次数,若恰当地分成几组、拉开时间距离来完成,要比集中起来一次完成的效果明显好很多。”
对此,作者提出了比反复学习更有效的方式——分散练习。
- 把一个任务间隔成几个时间段练习;
- 把几件事情交替、穿插着做。
大脑本性是懒惰的,需要新鲜的刺激去解除它的待机状态。
比起集中练习产生的短期记忆,分散的间隔练习,可以不断唤醒大脑关注新知识的警惕性,促进记忆神经突触的激活,使得知识存储更牢固;
而穿插式的练习,将新旧知识进行关联,让知识与其他内容产生关联,形成“记忆线索”,发展成长期记忆。
而比间隔阅读的记忆效果更好的做法,是考他一次。让大脑主动去回忆,激发提取和储存能力,使得知识留下更深的烙印。
一项心理学调研结果,发现教师只要在一节课程结束后安排一个小测验,一周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比没经过测验的学生提高了11%。学而不考,一周之后只记得28%的知识点;学完就考,一周之后记得39%的知识点。
一个形象的比喻:知识链打上记忆的结。
如果你每天都在不停地重复不停地读,不停地画笔记就相当于把知识链拿手一遍一遍地捋不断地捋,捋来捋去也记不住。而当你考一次试就等于打一个结,结绳才能够记事。
用荧光笔划重点,
并不能记住重点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是许多人强调的学习方式。
但《认知天性》一书中特别提到——“如果你在书上记特别多的笔记,画特别多的线条,你的大脑就不去记它了,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
作者亨利·罗迪格打了个比方:“不花力气的学习,就像在沙子上写字,今天写上,明天字就消失了。
因为,划重点不等于掌握重点。
当你用荧光笔在书上刷刷刷画下一行行重点词、重点句时,大脑会产生“我已经知道了”的假象,但合上书,放下笔,你会发现这些知识点并没在脑中留下痕迹。
不经思考的一味填充知识,等于不断进食而不讲吸收,只会产生吃得肚皮圆圆,却依旧骨瘦如柴的畸形学习状态。
有些学生的课本总是用五颜六色的记号笔,做满了笔记,老师的板书,她们总是工工整整抄得又全又细。但奈何一到考试,这些记录下来的重点却总是没能提高卷子上的分数。原因就是因为忙着记笔记的大脑,并没空产生思考。
正如作者所说:只有让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在脑子里随时待命,才能在以后遇问题时思路清晰,抓住解决问题的机会。
所以,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办法不是做笔记,而是回想,也称为检索式练习——就是不看原文,回忆之前看到、学到的内容,把它们从大脑里调取出来的过程。
在搜索记忆仓库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印象,强化知识点的吸收,提高思维能力和思维深度。
有反馈的重复+多元化的提取,这种检索式的练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例如,在看完一本书,听完一节课后,你需要做的是闭上眼睛——
- 首先,回想:让大脑快速过一遍今天听到的关键词,联想相关知识点;
- 其次,总结:在脑海里将知识点进行规整,联系,打造“心智模型”;
- 最后,输出:用自己的话讲一遍。正如费曼输出原理中所说,能够讲清楚才代表理解清楚。
尽管我们经常批判男孩子不爱动笔,但你会发现,他们更擅长这套检索式学习的模式。
中学时,经常看到班上男孩拿着书,翘着二郎腿在闭目养神 ,其实大脑里可能正在飞速进行知识的复盘,构建“知识网络体系”。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看起来花费力气不多,在考试时却总能快速进行检索、匹配,找到答题思路。
《认知天性》中强调——“你所耗费的努力越多,你学得就会越扎实”。
表面看来,看书做笔记费时费力,理应成绩更好;但其实阅读是轻松的,检索是费力的,听课记笔记是轻松的,总结输出是费力的。
浮于表面的学习,难以提高学习成绩。只有深入思考,在每一次头脑风暴中进行知识大作战,才能促进一次次的知识进阶。
建立“心智模型”:
让知识技能的输出成为条件反射
明明上课听懂了,为什么做题就是做不出?
知识的掌握和输出,并不是一回事,学以致用的办法是构建“心智模型”。
《认知天性》说了一个故事——
一名叫马特•布朗的飞机驾驶员,在某次运输过程中,突然飞机的一个引擎熄火了,接着机身开始倾斜。这时,他的大脑就如同电影回放般,飞速重现各种知识。
他需要测算今天飞机上的货物重量,单个引擎能否承受?需不需要关闭破损的引擎?启在关闭它之前,飞机还能飞多久?如果可以重新启动,应该以什么角度?如果启动失败,会面临什么风险?飞机失去右侧的升力会不会掉下去?
在大脑快速运转的同时,他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最后,成功安全迫降在机场上。
这个过程中,他所有关于飞行的知识已经来不及翻书查资料,能靠的就是根治于心中的技能,说产生的“条件反射”式本能操作。而这种“知识的条件反射”,才是学习的价值。
《认知本性》中提倡的打造“心智模型”,指的就是:从新知识中提取关键概念,学会举一反三,让自己拥有学习迁移的能力。
去年高考的全国卷中的作文题,考的是“写作”,但也是学生对中国“历史”知识的积累、对共产党发展历程的“政治”认知、对相关红歌、文学作品、革命名人的“信息”知多少。
从拿到题目那一刻起,学生就需要在大脑中开启检索模式,既要分门别类先找出储存各方面知识的抽屉,拿出所需要的资料,然后梳理出有价值的信息。最后归纳总结,用文字整理成文。
学习从来不是孤岛,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
多学科之间向来都是既有重叠,又保持关联,所以学习中,只有进行多维度多方面的检索、反思以及细化,知识的架构才会慢慢构建,然后在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中,互相补充,互相支持,也互相反驳,引起更深思考。
“心智模型”最终的目标,即在大脑形成条件反射,让人在特定的情况下,随时能调用知识。而这个过程需要千万次的刻意练习:
- 编码:从新知识中提取关键概念
每次学习新知识后,通过回忆和思考,提取有效信息,将知识进行编码。
如一个初学跳伞的人在接受专业学习时,需要尽快记住那些特定的跳伞步骤,这些指令可以让他落地时避免受伤。
这种概念性的记忆,是知识的地基,需要通过编码归类,进入专属信息库。有效的记忆方法,就是采用我们前面提到的间歇练习和穿插练习。
- 巩固:把新知和已知联系起来
随着知识库的不断扩容,我们就需要在新知识进来时,跟旧知识进行大脑信息库的配对,联系,拓展。这个过程,大脑会在吸收新知识时,对旧知识进行重新回放和演练,其实就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
如学到“曹操”,分析他的人物特征,不仅要了解他的性格特点,还要联系他成长的历史背景,当时所处的群雄争霸的环境,再到历史上君王成败的共同点等等,联系拓展得越多,对曹操这个人物的了解就越透彻,越全面。
概念的地基打牢了,现在就是修墙筑梁的时候了,墙越高,楼越高。
- 检索:把这些概念组织成一个概念模型
《认知天性》中总结出来——
间隔检索+穿插检索+多样检索+重复检索=长期记忆
“检索练习”就是一场自我测验,考验你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每一次对记忆库的搜寻,都会促进知识的再次回忆,让重要的概念更加突出、难忘,让各科知识联系得更紧密。
作者特别强调:“你的知识在头脑中准备得是否充分,是否能为你所用,取决于你近来是否用过,取决于关联这些知识的线索是否够多、是否形象,以及你是否能利用这些线索及时将知识调取出来。”
每一次“检索”都是一次知识重组,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加入的信息越多,知识系统就越完善,知识掌握也越牢固。
当知识成为“条件反射”般的输出,就意味着我们搭建起了知识大陆间的通道,步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当迎接新知识新挑战时,就越有能力充分连接他们,消解他们。
学习从来不是一味的苦学,也不是一味的刷题,好的学习方法,指向的是一条更轻松有效的捷径。
提高的不仅是成绩,更会让你的成长终身受益。
-
-
路程假(婚假太短没空结婚?话题冲上热搜,官方回应了)
浏览:25 2024-05-09
-
-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别再讹传,史实当确,毛主席:没说过“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浏览:21 2024-05-09
-
-
临渭区(临渭区司法局“军人军属法律服务联络点”挂牌(图))
浏览:21 2024-05-09
-
-
名侦探柯南剧场版贝克街的亡灵(贝克街的亡灵最经典最受欢迎《柯南》剧场版TOP10)
浏览:22 2024-05-09
-
-
玖玖色网(沿着高速看中国丨久久不见久久见)
浏览:19 2024-05-09
-
-
劳莱斯(镜报专家团预测英超前四:多数看好利物浦夺冠)
浏览:22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