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柏林(他创造的这个小世界,太美)

时间:2024/04/24 20:26:36 编辑: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北京的初秋,天朗气清。故宫博物院斋宫,一场名为《方寸间的紫禁城》的直播即将开始,工作人员忙碌地穿梭。

这时,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拄着拐杖,被搀扶着走进斋宫,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这位已经91岁高龄的老人,就是邮票设计家邵柏林先生。

他是迄今为止新中国唯一一位邮票总设计师。他设计的《庚申年》猴票,创造了中国邮票的升值神话,这枚面值仅8分的小小邮票如今在市场上身价过万元。故宫博物院院徽,也出自他手。

在故宫听邵柏林先生讲述他与邮票的故事,仿佛回到了“车,马,邮件都慢”的往日时光。

他创造的这个小世界,太美

01

大与小

邵柏林先生出生于1930年,天津人,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装饰绘画专业,毕业后在原邮电部邮票发行局从事邮票设计工作。

择一事,终一生,邵柏林先生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在中央美术学院求学时,邵柏林先生曾到故宫实习,对故宫一见倾心。之后漫长岁月,数百次踏访,了解愈多,爱之弥深。

故宫很大,走上一遭,也要腿酸。

邮票很小,放在掌间,便可细观。

大与小之间,邵柏林先生用邮票为故宫做“导邮”。

细数邵柏林先生设计的邮票,不少与故宫有关。

滑动欣赏↓↓↓

他创造的这个小世界,太美

△邵柏林先生设计的第一套邮票——1956年发行的《首都名胜》邮票中,第六图的图案是故宫太和殿。

他创造的这个小世界,太美

△1964年发行的《殷代铜器》邮票中,爵、觚、斝、觥、卣均为故宫院藏文物。

他创造的这个小世界,太美

△1979年发行的《中国绘画·长沙楚墓帛画》邮票,原图的仿古绢系故宫修复厂特为染制。

他创造的这个小世界,太美

△1982年发行的《西周青铜器》邮票中,牛首夔龙纹鼎和蟠龙兽面纹罍系故宫院藏文物。

通过这些精美的邮票,邵柏林先生把故宫院藏的珍贵一角,展现在更多世人面前。

198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要发行纪念邮票。这项任务,落到了邵柏林先生的肩上。

当时,故宫专家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选用故宫藏品;二是表现宫廷生活;三是展现故宫古建筑群。经过认真分析,邵柏林先生认为,如果选用故宫藏品,失于平淡,与文物邮票雷同。若反映宫廷生活,又不切题。选用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既代表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展示了这一举世闻名的历史圣地。

如何将壮阔故宫置于方寸邮票之中?邵柏林先生想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独有的形式——长卷,长卷铺陈,观者如游走其间。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手绘故宫长卷!

他创造的这个小世界,太美

△《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邮票

巍峨宫阙、御苑琼台、雕梁画栋……故宫建筑规模宏大、结构精巧,想要画成谈何容易?即便画成,相比于直接选用照片,又要多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

但在这条更为艰难的路上,邵柏林先生义无反顾。在他看来,相比使用照片,中国传统绘画更有韵味,艺术性更强。同时,他对自己扎实的绘画、设计等艺术功底有信心,他敢画。

把现实中的建筑变成绘画,实非易事。

故宫这么大,从何处画起?邵柏林先生反复踏访故宫,沿着中路、西路、东路走了一遍又一遍,最终,他选定了气势恢宏的中路建筑群。

这次的长卷,他想从俯视的角度画就。在没有航拍器的年代,他行走在宫殿之间,要凭借艺术家的创造性,想象出在半空中俯视的故宫是什么样子。

除了泡在故宫写生,擅长摄影的他还拍下故宫建筑的各个角度、各个细节,并查阅了大量资料,一一进行仔细研究。

用脚丈量,用手作画。对整个故宫中路建筑了然于胸后,邵柏林先生三易其稿,最终巧妙地将其分割为四幅图:午门、金水桥、太和门列为第一图;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第二图;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第三图;坤宁门、御花园、神武门为第四图。四幅图的衔接自然和谐。

把绘画变成邮票语言,又得下一番苦工。

邵柏林先生深知,邮票的语言不同于绘画,是诗化的语言,讲究提炼概括、删繁就简、去粗取精。

邵柏林先生特意采用中国传统的金碧重彩界画画法(金碧,指中国画颜料中金粉、石青、石绿的合称。界画,为中国画的一门画科,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这样画就的故宫,简约却形神兼备,古建筑美和金碧辉煌的色彩感彰显得淋漓尽致,设计感、装饰性极强。

那段时间,下班或周末,邵柏林先生都会将图稿和画夹小心地包好带回家,伏案绘画。作画使用的是水粉颜料,一旦落纸,就难以修改,因此每落一笔,他都得万分小心、细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多月后,画作完成。

分开看,四幅图每一幅都是独立完整、构图精巧的作品;而连成一体,就是气势非凡的长卷。

画作中的细节更是令人惊叹,殿前只有一个米粒大小的仙鹤、狮子,都神采奕奕、栩栩如生。

时至今日,这套邮票仍是故宫主题邮票中的经典之作。

翻转手机,欣赏长卷

(此图经设计处理,非邮票发行版式)

↓↓↓

他创造的这个小世界,太美他创造的这个小世界,太美他创造的这个小世界,太美他创造的这个小世界,太美

机缘巧合,200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之际,邵柏林先生主持设计了故宫博物院院徽。

当时,故宫博物院面向全国征集院徽设计,2700多件来稿竟然无一中选。

故宫专家找到邵柏林先生,他说了三个字“试试看”。

经过七天茶不思饭不想的埋头设计,邵柏林先生交上稿件,获专家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

他创造的这个小世界,太美

△故宫博物院院徽设计

邵柏林先生的故宫博物院院徽设计取“宫”字形。“宫”字上的一点取材于“海水江崖”和玉璧的图形元素,海水托玉璧,取其珍如拱璧之意,象征故宫博物院妥善保管珍贵文物。“宫”字的两个“口”,正好符合紫禁城“前朝后寝”的建筑理念。“宫”字下边不封口,寓意如今的故宫博物院是开放的。

既有传统底蕴,又有现代风格,这是故宫博物院院徽让人称绝之处,也是设计者邵柏林先生身上相辅相成的两抹底色。

邵柏林先生一生醉心传统文化,同时对现代设计极具兴趣。虽然已90多岁高龄,但邵柏林先生仍然常年订阅世界最著名的设计杂志,每日翻阅。

“我现在虽然腿脚不行,但让我做设计,一点不比年轻人差,我肯定不会设计出老朽的东西!”邵柏林先生笑得自信。

02

简与繁

在外行看来,邮票设计似乎很简单,好像缩小原稿、加上面值即可。

但邵柏林先生深知其中繁难:邮票设计绝不是技术上的缩小,而是艺术上的升华。从设计到印刷,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工作上舍简就繁,是邵柏林先生的一贯匠心。

1980年发行的《庚申年》猴票创造了中国邮票的升值神话。这枚邮票正是邵柏林先生与画家黄永玉先生的珠联璧合之作。

他创造的这个小世界,太美

△《庚申年》猴票

1979年元旦,邵柏林先生与黄永玉先生一拍即合,想出发行一组生肖邮票的创意。一周后,黄永玉先生交来图稿,一只活泼可爱的猴子跃然纸上。

可如何将原画A4纸大小的猴子转换成约2厘米高的猴票?设计印制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艰辛异常。

当时,我国绝大部分邮票的印制均采用影写,但邵柏林先生却坚持采用雕刻加影写方式印制猴票。原因很简单:雕刻版印刷品手摸上去有凸起感,艺术表现力更强,为了这一点,他愿意多花时间和精力。

雕刻版按照猴子的动态、身体结构等,雕刻得活灵活现,毛发根根分明。谁知印制时却出了问题,套印后红底色总是透过雕刻版线条向上泛红,致使黑的不黑,红的不红。

邵柏林先生急中生智:自己再绘制一幅影写版,衬于雕刻版之下,遮盖雕刻线条下面的红色,不使其透红。

几十年后的现在,讲起自己当年的这一想法,邵柏林先生依然骄傲:“我认为我的脑袋还可以!”

他创造的这个小世界,太美

△左图:黄永玉作《庚申年》原画;中图:邵柏林作《庚申年》影写版;右图:雕刻版

雕刻版套印影写版后,邮票果然墨色饱满厚重,猴毛细致亮泽,猴子愈加栩栩如生。

邵柏林先生曾表示,讲述猴票的这些技术细节,无非是想说明,“邮票设计不是在画家的原稿上简单地加个面值了事,还应包括对印刷工艺的策划调动在内。这样,一幅好的画稿才能变成一枚好看的邮票。”

他创造的这个小世界,太美

△《庚申年》猴票设计印刷墨序

为设计猴票,邵柏林先生竭尽心力,但在完成之后填写设计单时,他却很固执地坚持在设计人一栏把自己的名字划掉,改为“设计黄永玉,经办邵柏林”。他说:“这是黄永玉先生的作品,我只不过在上面做了应该做的工作。”

邵柏林先生曾经这样剖白:“我总认为,邮票的编辑设计人员与原画作者是绿叶与红花的关系。原画作者是创作主体,是第一位的。编辑设计人员是第二位的。如同乒乓球队的陪练,甘为他人做嫁衣裳,共同参与创造完美,功成则身退。绝不可以主次颠倒,喧宾夺主,尤其不可以张冠李戴,掠人之美。”

他创造的这个小世界,太美

为使邮票设计达到至真至美,邵柏林先生不畏繁难,但在生活中,他却讲究删繁就简。

猴票如今价格不菲,可邵柏林先生家中却连一版都没有。几十年如一日,他的生活简单而简朴。

邮票背后精彩的故事太多,邵柏林先生反复说:“想问什么尽管问,趁着我脑子还清楚,都讲给你们听。”

邵柏林先生还特意把自己提到的资料都打印了出来,尽管双手有些颤抖,他仍坚持把一件件珍贵资料给大家展示。

小小邮票,方寸之间,见天地万物,见赤子匠心,见一生所执。

他创造的这个小世界,太美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