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药”与“医”之字解,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吴文博)

时间:2024/04/24 14:49:58 编辑: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药”与“医”之字解,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吴文博

时间:2017-12-1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吴文博

  “药”字解

  药的繁体字为“藥”,是会意字。《说文解字》曰:“治病艸,从艸,乐声”。上面是草,底下是个音乐的乐。音乐的根本是和谐,和谐来源于五音的合和,就如同药之配伍。和谐又是快乐的源泉,快乐可以驱散心中之郁闷,又是最好的治病良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药的根本也是和谐,而音乐又是药之上品,因为只有音乐可以直接作用于灵魂。

  甲骨文中,未发现类似文字。可见药是(较)晚出现的形声字。《古文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主要记载商、周两代统治者的一些讲话记录。同时也是有“药”字记载的一本书,如“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商、周两个朝代分别建于公元前16世纪和11世纪。也就是说,大约在公元前11至16世纪的时候“药”字就产生了。

  在“药”字出现之前,这类治病的草,有无统一的名称尚无从考察。但可以肯定,“药”字的出现是人们对所有治病物质功能认识的概括。“药”字的出现标志着最初的,也是对最根本药性认识的形成。我国素有“药食同源”说。“药”字产生,也标志着食、药开始分化了。明代张景岳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

  通过“毒”理论首次把“药物”和“谷食”在概念上加以区别,这也就是后人“是药三分毒”之理论滥觞。《药品法》《食品法》的出台,食与药也有了法律上的区别。

  “医”字解


“药”与“医”之字解,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吴文博


  “医”的繁体字为“醫”,是合体会意兼形声字。从殹(yī)、从酉(yǒu)。“殹”,治病时的扣击声“酉”,用以医疗的酒。“醫”本义是治病的人,即“治病工也。殹,恶姿也。医之性得酒而使。”

  繁体的“医”字也可以作如下解释:医字由“匚”“矢”“殳”“酉”四个相互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部分组成,分拆之后,各自表示不同的意义。

  “匚”,表“按跷 ”,“按”指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是中国古代一种属于物理性质的疗疾祛病的方法。这种疗法不借助于器械,而是直接通过手技来完成,既有治疗之功,又有保健之效。后来被称为按摩,现今又叫推拿。“矢”,箭也。表“砭石”,是一种锐利的石块,《说文解字》注:“砭,以石刺病也”,主要用来破开痈肿,排脓放血,或用以刺激身体的某些部位,消除病痛。砭石为中国最早的医疗工具,砭术曾被列为中国古代并存的砭、针、灸、药四大医术之首,也是后世刀、针等医疗器械的前身。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匚”“矢”组成的“医”字,《说文解字》把它说成“藏放弓弩箭矢的器具”。说白了,是个放箭的筐子。开始可以说与医生治病不大相干。

  “殳”,会意字,“殳”的最初意义表示手拿棍棒或枝条击打鸟儿。“殳”上部“几”读(shu),是指短羽毛鸟飞而不高的样子(象形);下部“又”指“手”。后来“殳”的字义表示手扶病人,以砭刺病,即表“针灸”。由“医”和“殳”组成的会意字“殹”,才是现在医院、医生、医疗等概念的开始。早在未发明金属针具之前,我们的远祖已经开始使用磨制的砭石来治病了。尖尖的砭石属尖锐矢器,粗且大,病人见了就怕,所以要把它藏起来,不让患者知道。这就是“医”字“藏矢”治病的意思;因为砭刺必然剧痛、惊叫、哭喊,甚至想挣脱,这就是“殳”表示手扶病人,以砭刺病的意思。

  “酉”,表“酒”,酒是医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酒是最早的兴奋剂和麻醉剂,更能“通血脉”“行药势”,还可用作溶剂,故《汉书》称之为“百药之长”。从最初的单纯用酒治病,发展到后来的制造药酒,足以证实酒在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由于古代医学受巫统治,“殹”下面是“巫”字的,直到发明了酒,古人才把“毉”改写为“醫”,它宣告了巫医时代的结束和药物治疗时代的开始,成为古代医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药”与“医”之字解,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吴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