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臣(乾隆帝为何编写奇书《贰臣传》?)
时间:2024/04/24 13:51:15 编辑:
中国历史上三百多位帝王中,乾隆皇帝虽然不能说名气最大,但绝对是最为“喜闻乐见”。民间传说、评书戏曲、小说相声乃至影视剧里,他的出镜率可算最高,当然近几年有被他父亲超越之势。之所以这么“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因他是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盛年即位,无外患,无内忧,大好江山,尽情挥洒,有不计其数的丰功伟绩、举不胜举的风流韵事、目不暇给的形象工程给后人留下谈资。
凡事总有两面,为一代代后人熟悉自然是乾隆帝的得意之处,但被戏说多了,难免会有并不符实的固定形象。人们总是看到他的“福气”,似乎这是一个坐在父祖肩膀上,一边享受和挥霍,一边建功立业,然后安然寿终于盛世结束前夜的“十全老人”,一个守成之君。
其实,乾隆帝的作为哪里算是守成之君,而是奔着“圣君”这个目标前进,有着“时间从我开始”的冲天豪气。且不说他孜孜于“十全武功”、《四库全书》是想强爷胜祖,他还建立新的思想体系,这可从他编纂《贰臣传》这本奇书说起。
奇书《贰臣传》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年底,乾隆皇帝下诏编纂《钦定国史贰臣表传》,也就是《贰臣传》。对于喜欢编书的乾隆而言,多编一部书原本算不上什么大事,但这是一本“奇书”,在当时便引起轰动。毕竟,在史书中绳以臣节,这是以往各代修纂国史所没有的,绝对是个创举。
贰臣,即所谓变节之臣,他们没有遵循“忠臣不事二主”的理念,改朝换代时投奔了新朝。这是朝代更替之际的普遍现象,虽然历朝历代都要强调忠君,但代替前朝的新朝总会大量吸收前朝旧臣,因为他们有经验和能力,而且还能够展现新朝的“人心归附”。所以,即使贰臣在民间士林会遭到非议,但哪个朝代的政府都不会公开而明确地将贰臣钉在耻辱柱上。毕竟他们是抛弃前朝投奔你的,你鞭笞他们,又要置自己于何地?
清朝在乾隆前的列位皇帝,对效忠于清朝的贰臣,都认为他们是“抒诚来归”,是“良可嘉悦”,要给予“一体优叙”的。入关之初,满清便宣布:“凡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若能归附我朝,仍准录用。”对于肯于归附的明臣,评价一般都是:“皆应天顺时,通达大义,辅佐本朝成一统太平之业,而其人亦标名竹帛,勒勋鼎彝。”
乾隆帝没有考虑历史惯例,也不考虑祖宗的作为,开先河编了《贰臣传》。该书分甲乙两编,列贰臣123人,其中有文臣65人、武将58人。固然有钱谦益这种后悔投效之人,但洪承畴、李永芳、孔有德、吴六奇、冯铨这些为清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赫赫功勋的人都被列入。算是留一些面子的做法,只是将洪承畴、李永芳等人列入“甲编”,因为他们“虽不克终于胜国,实能效忠于本朝”。钱谦益等人或者因为归命之后又心怀怨怼,或者因为毫无功业,或者因为做过两次贰臣(降过李自成),都被列入乙编。原本吴三桂、耿精忠、李建泰、王辅臣、薛所蕴等人也是在《贰臣传》中,后来又被择出,另列了一本《逆臣传》,因为他们“或先经从贼,复降本朝,或已经归顺,复行叛逆,此等形同狗彘,靦颜无耻之人,并不得谓之贰臣”,那是连贰臣都不如。
编纂《贰臣传》还是打了列祖列宗的脸,这对于一向强调自己敬天法祖、诚孝无双的乾隆帝来说,更是一奇。有这二奇,《贰臣传》怎能不是奇书?
不过,乾隆帝本人并不认为有什么可奇,而是顺理成章、至公至正。他的解释是“我朝开创之初,明末诸臣望风归附”,之所以收容他们,是为了“开创大一统之规模,自不得不加录用,以靖人心而明顺逆”。但现在是承平盛世,反思起来,这些归附的明臣“皆以胜国臣僚,乃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辄复畏死悻生,靦颜降附”,这都是“大节有亏之人”。那么,将他们编入《贰臣传》,是为了彰显自己“大中至正之心,为万世臣子植纲常,即以是示彰瘅”。
正是有乾隆帝这一番夫子自道,当时的文人们便也以此为依据,大力阐释其积极意义。负责其事的三通馆馆臣便认为“国史创立《贰臣传》,出自睿裁,于旌别淑慝之中,寓扶植纲常之意,允昭褒贬之至公,实为古今之通义”。大才子纪晓岚更是在序言中称赞:“皇上于国史别编《贰臣》”,这是“义昭斧钺”、“以正彝伦”的功德。
既有乾隆帝立论,又有文人帮腔,后世之人也大多认可了这一说法。大家认为清朝到乾隆时政治稳定、统治巩固、满汉矛盾缓和,为了进一步弥合满汉、张扬忠君,乾隆帝这才编了《贰臣传》。
事实真是如此吗?
改变父祖的“意识形态”
若只认为乾隆帝编纂《贰臣传》是因为天下太平,可以激励忠君、弥合矛盾,是小看了乾隆帝,也误解了当时社会现实。编纂《贰臣传》并不是孤立事件,也不是皇帝一时突发奇想,而是一个系统工程的一部分。
《贰臣传》编纂前,乾隆帝已进行了一系列动作。刚一即位,他便将父亲雍正帝苦心编写的《大义觉迷录》禁毁。但毕竟初登大宝,虽然禁书,却没有更进一步的举措。而到乾隆三十年(1765年)后,已经完全成熟,摆弄朝政如掌上观纹的乾隆帝,蓄势已久,打出一套组合拳。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乾隆帝宣布对南明诸帝不得再加“伪”字。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他推出了《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承认南明弘光政权的正统地位,对于隆武、永历也都给了“究为明室宗支,与异姓僭号者不同,非伪托也”的定论。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他让编印了《胜朝殉节诸臣录》,对明朝殉节诸臣尤其是抵抗清朝而殉节的诸臣进行了封谥。对于那些不知姓名而能慷慨轻生者,无法议谥并写进史书,就“令俎豆其乡,以昭轸慰”。
到《贰臣传》编纂完成,已经是组合拳的收招。这套组合拳所要攻击的,便是康熙帝所创建的思想体系。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是世祖顺治帝,但先是有摄政王多尔衮,顺治后来又在24岁去世,在位期间天下并未安定,南明的反抗还如火如荼,故还没有余力考虑政治思想体系。
康熙帝的意识形态,便是要在承认自己是外人的基础上,强调“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他首先确定,“明与我国,素非和好”,是平等的国与国关系。而明朝“援我仇雠,荡摇我边陲”,所以才有多年征战。至于后来一统天下,那是因为“流寇李自成颠覆明室,国祚已终。予驱除逆寇,定鼎燕都。惟明乘一代之运以有天下,历数转移,如四时递嬗,非独有明为然,乃天地之定数也”。这属于为大明臣民报君父之仇,和平接收正统,应天合人,绝非武力征服。
康熙帝贯彻始终这套说辞,他的儿子雍正帝也恪遵不移。受到曾静谋反案的刺激后,雍正帝更是亲自参与编写了《大义觉迷录》。仍坚持“我朝之于明,则邻国耳”,两国关系“论报复之义,则为敌国,论交往之礼,则为与国”。而当“明之天下丧于流贼之手”的时候,大清铁骑入关,“为民除残去虐”,此举是“为明报怨雪耻,大有造于明者也”。
正是在这样的说辞下,康雍两朝对于明末清初的历史问题是有决议的。一定要坚持明朝亡于崇祯,至于南明诸朝都是伪朝,“于不顺命者自当斥之曰伪,以一耳目而齐心志”。康熙间设馆修纂《明史》,徐乾学、王鸿绪等人提出仿照《宋史·瀛国公纪》附见宋帝罡、帝昺的做法,把南明福、唐、鲁、桂四王附入《崇祯皇帝纪》,以明其续接明朝正统,并定明季诸王年号。但都被康熙帝否决。
南明诸朝都是伪朝,那在其麾下与清军奋战的臣民们当然就是逆臣。凡叛明降清者都是顺天应人,凡忠于明室、抗清死难者则被视为“梗化”,罪在必诛。绝不会表彰明朝殉节之臣,而把投效清朝的明臣视为“贰臣”。
而到了乾隆帝这里,这个似乎应该万世不易的道理被颠覆了。他将明朝的灭亡定在了弘光朝,“福王于江宁被执,而后书明亡”。承认弘光朝承袭了明的正统,隆武、永历为明朝余续。他大力表彰殉节明臣,认为“胜国殉节之臣,各能忠于所事,不可令其湮没不彰”,史可法、刘宗周、黄道周等等“皆无愧于疾风劲草”,甚至“均足称一代完人”。而那些叛明投清,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都被列入《贰臣传》。
须知,康熙帝所建立的政治理念对于乾隆帝就是“祖宗成法”,直接改变父祖所坚持的思想,乾隆帝就算说是为了“君臣大义”,也是说不过去的。其实,乾隆时并非政治稳定、满汉矛盾缓和。
乾隆朝的满汉关系
对于清朝的满汉矛盾,史学界一般认为有一个产生、尖锐、缓和、减弱的发展过程。康雍乾三朝便是由缓和走向减弱的时代,尤其是乾隆一朝最为缓和。现实并非如此,乾隆一朝是满汉矛盾的激化时代。
清朝毕竟是民族征服的产物,满汉矛盾无法避免。尤其是顺治一朝和康熙前期,因为抵抗势力的存在以及三藩之乱爆发,矛盾极为尖锐。而面对矛盾,清朝诸帝都是采用恩威并施的方针。一面对坚决反对自己者进行严厉镇压,一面对归顺自己者施以恩惠。施恩最重要的手段,便是提倡“满汉一家”。
顺治帝宣称“朕不分满汉,一体眷遇”,对“各衙门印务,俱系满官掌管”进行改变,诏谕“各部尚书、侍郎及院寺堂官,受事在先者,即著掌印,不必分别满汉”,实现了满汉官员的权力平衡。而在地方,内地各省巡抚多为汉人,据学者统计、考证,顺治朝出任巡抚者125人,其中97人为汉军旗人,占78%,余22%为汉族籍。
康熙帝谕令:“满汉大小官员,职掌相同,品级有异,应行画一。”地方上的官员,汉官仍是主体。至于雍正朝,因为雍正帝的偏爱,朝堂上更是出现了汉官张廷玉和满官鄂尔泰的党争,满汉官员几乎势均力敌。
但在乾隆朝,不但中央“重满轻汉”的情形加重,地方上的满官也开始压制汉官。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帝敕令:“满汉进士,原属一体,嗣后满洲进士,亦著照依甲第名次,选用知县,俾其渐悉民瘼,学习外任之事。”这样,满官也可以担任知县以上的各级官位,打破了地方的府、州、县主要任用汉官的局面。
乾隆八年(1743年)二月,翰林杭世骏于考选御史所对《时务策》中对乾隆在用人方面的“内满外汉”提出了尖锐批评:“意见不可先设,畛域不可太分。满洲才贤虽多,较之汉人仅什之三四。天下巡抚尚满汉参半,总督则汉人无一焉,何内满而外汉也?”结果,杭世骏因此被革职。
乾隆朝满汉官员的严重失衡,连藩属国朝鲜都感到吃惊。乾隆十四年(1749年),朝鲜使臣郑亨复、李彝章回国。朝鲜英祖问他们清朝民心如何?郑亨复等对曰:“康熙之时,兵权委之清人,吏治委之汉人,宥密之任,清、汉参半矣。今则兵权宥密专委清人,治民之职,汉人仅参其半,而如客如奴,以此之故,愁怨太甚矣。”英祖听后大为不解:“乾隆独何心,而分别清汉。”
朝鲜君臣不明白乾隆帝“独何心”,是不了解清朝的社会环境。乾隆年间,随着承平日久,人口滋生,已经到了“国家提封百万,地不加曾,而户口日盛,中国土满人满”的程度。全国人口都在暴涨,养尊处优的八旗子弟更是数量激增。“从前八旗至京之始以及今日,百有余年,祖孙相继,或六七辈”,人口是以几何数增长的,“顺治初年到京之一人,此时已成一旗,则生齿之繁衍可知”。
清朝制度,八旗子弟是不许经商务农,都要向国家领取禄米,可“生育繁衍,现在丁册,不下数十万。每丁以数口计之,是现有数百万也。待食于官,钱粮岂能尽给!则生计拮据,理势力所必至”。八旗生计出了问题,乾隆帝作为大家长自然要解决,扩大八旗仕进之途,改变满汉官员比例便是他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
这样一来,满汉臣工间由于政治利益上的不均衡而产生的矛盾凸显,汉族士人也因为仕进之路变得狭窄而滋生不满。同时,人口暴涨导致土地有限、社会上游民逐渐增多,“官吏士民,狼艰狈蹶,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游民的增多,使得各种民间宗教盛行,伴随着“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的环境,又有着满洲八旗不农不工不商却饱食终日的刺激,民间的满汉矛盾暗流汹涌。
满汉矛盾的激化,便是乾隆要改变父祖所确立意识形态的外因,而内因便是乾隆帝的“圣君”欲了。
“圣君”乾隆帝
精明强干的乾隆帝虽然喜欢粉饰太平,但深知自己的时代是盛中见衰,问题不少。他编《御批历代通鉴辑览》《胜朝殉节诸臣录》《贰臣传》,首先是要笼络人心,进一步增强清廷凝聚力。表彰明末忠义之士、倡导忠君思想也确实是题中应有之义。但若只是这个目的,编《胜朝殉节诸臣录》便足矣,何必要编《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和《贰臣传》,将祖宗所定的诸多历史问题决议改变呢?
这便是乾隆帝想确立自己“圣君”地位、满汉矛盾一并解决。
康、雍、乾三帝中,尤以乾隆帝既为帝王复作圣人的心理期望最为强烈。尽管康、雍二帝也有作君作师的心理,但只有到了乾隆帝,他才真正把自己视为“十全老人”,实现治统与道统的合二而一,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既作帝王又作教主的千古圣君。
乾隆帝看来,康熙帝所认定的明亡于崇祯,清朝是为明朝剿灭流寇“报君父之仇”而得天下的论断就太不过瘾了。他之所以将明亡定在南明的弘光朝,因为弘光朝廷是被清兵南下消灭的,虽然有史可法、刘宗周这样的“完人”,却被清兵轻松灭亡,这岂不就证明了“明欲不亡得乎”?至于后面的隆武、永历等南明政权,他给予“明朝余续”地位,这些余续纵然有着那么多“舍生取义,各能忠于所事”的忠臣良将,依然阻挡不了清朝定鼎天下,这岂不是更证明了清朝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既然是历史必然,那些弃明投清的明臣,哪里还是“应天顺时,通达大义”之人,只是臣节有亏,投机趋势的小人罢了,自然要列入《贰臣传》。
饶宗颐先生曾说:“正统理论之精髓,在于阐释如何始可以承统,又如何方可谓之正之真理。”康熙帝所定的意识形态,“如何始可以承统”是强调代明讨贼,而“如何方可谓之正”,是讲究大一统,“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乾隆帝则是将“如何始可以承统”,定为明朝必亡,大清攻而伐之,至于“如何方可谓之正”,则是文治武功,空前绝后。
不再强调代明讨贼,而强调攻而伐之,满人之于汉人就绝非“夷狄”,而是秉承着天意的“天选之子”。那么,“首崇满洲”便是天经地义,“满汉一家”就要满主汉附。至于“反清复明”之类的说法,那就是毫无理由了。
康熙帝强调的“大一统”,乾隆帝自然也要保留,但更要体现本朝的丰功伟绩。康熙帝时,对于西北的准噶尔汗国,虽然多次交战,但都是战略反击,并没有纳入版图的打算。而到乾隆帝时,他的“十全武功”中便有三次是针对准噶尔汗国及其余续,将其地彻底纳入版图内,理由是“我国家抚有众蒙古,讵准噶尔一部,终外王化,虽庸众有‘威之不知畏,惠之不知怀,地不可耕,民不可臣’之言,其然,岂其然哉?”这可是直接把祖父康熙帝列为“庸众”之列了。
“十全武功”是彰显自己所缔造的“大一统”,而《御批历代通鉴辑览》《胜朝殉节诸臣录》《贰臣传》乃至之后的《四库全书》,则是一面展现“一代文治”,一面完成自己帝王兼圣人的愿望。曾有学者进行过统计,乾隆帝的《清高宗实录》中,乾隆三十年后,“化民”、“教民”、“导民”、“孝治”等字眼大量出现。无论是向中央及各级地方官员强调教化方针,向翰林院、策试等场合阐扬圣教,还是每年例行的表彰孝、义、节、烈者,都是极为强势向民间渗透理念,教化万民的豪气力透纸背。
乾隆帝肆意抒发圣君豪情的同时,其内心深处却时刻保持小心翼翼。他虽然强调“首崇满洲”的天经地义,但深知这种论调无法真正收取汉人之心,因此对于打着“反清复明”旗号发动起义的案件,总是故意隐匿其本意。
例如著名的马朝柱反清案,乾隆帝便传谕各督抚,嗣后查获“逆词”,“止可抄录进呈,其原稿或应封固留对笔迹,非承审官员不当令见。结案时,即行销毁,并不当存留案牍”。至于六次下江南,以及空前绝后的文字狱,便都是在恩威并施,收取江南士人之心。
只可惜,风光无限的乾隆帝给大清朝留下了深重隐患,他的盛世只是“往往思突过前人而适滋流弊”。至于改变意识形态,实际破坏了“满汉一家”的平衡。清朝入关268年,时间不可谓不长,满人汉化不可谓不彻底,但到了清末,满汉之间仍然隔阂甚深。
-
-
路程假(婚假太短没空结婚?话题冲上热搜,官方回应了)
浏览:25 2024-05-09
-
-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别再讹传,史实当确,毛主席:没说过“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浏览:21 2024-05-09
-
-
临渭区(临渭区司法局“军人军属法律服务联络点”挂牌(图))
浏览:21 2024-05-09
-
-
名侦探柯南剧场版贝克街的亡灵(贝克街的亡灵最经典最受欢迎《柯南》剧场版TOP10)
浏览:23 2024-05-09
-
-
玖玖色网(沿着高速看中国丨久久不见久久见)
浏览:19 2024-05-09
-
-
劳莱斯(镜报专家团预测英超前四:多数看好利物浦夺冠)
浏览:22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