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德 股票(银行理财恐慌的背后,谁在推波助澜)

时间:2023/12/04 13:45:29 编辑: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这两天,债市的波动,引发得债券基金、银行理财的回撤,热度不小。

老南周二也写了《债基大跌,银行理财也不能买了?》。

但很遗憾,发现大家讨论的方向,逐渐都偏离了。

也就是过度关心“亏钱”,而忽略了“配置”。

毕竟前者吸引眼球,有流量;后者真正解决问题,但说清楚不容易。

所以今天再写一篇。


01

先说第一个问题——预期。

我们参与任何投资,无论是买股票,还是买基金,还是买银行理财,无论你想不想,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预期收益率。

也就是我投资这个资产,大概会是个什么样的收益水平,以及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

比如牛市时,大家普遍认为,我买股票基金,稳赚30%、40%、50%。

比如熊市时,大家普遍认为,基金经理都是骗子,等我亏的这30%回本,就赎回再也不碰了。

这就是典型的普通投资者,对股票基金的收益预期,且随着牛熊市的变化而变化。

但实际上,无论投资者的预期如何变化,中国股票型基金,过去20年的实际回报数据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长期回报率(5年以上)在10%-15%之间,极端情况下风险预算(回撤)在30%+的资产。

万德股票型基金总指数

银行理财恐慌的背后,谁在推波助澜

所以,无论你的预期是高估还是低估,一个资产的长期回报率和风险,是可量化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02

那下面就是第二个问题,我们对于债券基金、银行理财,是什么预期?这个预期符合客观现实吗?

不妨先想想,你认为债基的长期收益是什么范围?银行理财呢?我相信大部分人对银行理财的要求,就是绝对保本,不能忍受回撤。

先看看债基:

银行理财恐慌的背后,谁在推波助澜

大部分年份为正,仅有04、11年为负,13、16年在1%以下,如果算年化收益,是5.78%。

2%以上的回撤,分别发生在2010年10月后的-7.27%,2015年6月后的-5%,2016年10月后的-2.79%。

拉长看是这样,毕竟债券还有每年的票息收入:

万德债基型基金指数

银行理财恐慌的背后,谁在推波助澜

所以,老南对债券基金的判断,就是个长期年化在4.5%上下,回撤在1%-2%之间,极端情况下会突破5%的资产。

至于银行理财,这本身就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即有类似货币基金这样的,也有类似中短债基金的,也有类似长债基金的,还有二级债也就是固收+。

这些不同底层的银行理财,长期回报率、回撤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第一类,我们看到这波大部分没跌,老南大部分的闲钱就买的这类,这几天每天都是赚钱的,无非收益下降了。

但很多人买的是第三类,长债底层的银行理财,甚至是有股票的固收+,最近回撤了不少,然后网上各种骂,吓的不少买类似货基理财的,都跟着赎回了。


03

所以第三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配置这类产品。

老南在接受客人咨询时,一般都建议,如果是备用金,或者短期要用的钱,就买银行T+1的那种理财就好,不追求过高的收益,主要是流动性高,且回撤极低。

这次的波动,这类理财实际上绝大部分并没亏损,即使有,也是万分之几级别的回撤。

如果是可投资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老南才会建议买纯债债基,相对而言收益最大化。

而且即使遇到一般的回撤,年化4.5,%也足够覆盖绝大多数1%左右的回撤。

至于2%以上的极端回撤,过去20年也就3次,非专业投资者,你是躲不掉的。

当然,如果因为这次回撤,你就坚决不买任何理财、债基,那也就只有收益更低的存款了,长期而言,看似安全,但存款利率是肯定跑不过长期通胀的。


04

本轮的债市的快速调整,本质就是此前利率太低,禁不起任何利空的冲击。

银行理财恐慌的背后,谁在推波助澜

十年国债也就升了20BP,网上就引发了轩然大波。

但实际上,这次债市的利空,是远小于之前几次2%的回撤,甚至连20年那次都不如。

都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但估计绝大多数人,这都都忘记2年前发生了什么。

2020年6月,老南写过《债券基金暴跌,怎么办?》、《银行R2风险的理财,都开始亏钱了?》;

2020年11月,老南连续写了《债券基金,近期小心踩雷》、《债市风波,债基不宜恐慌卖出》。

而那段时间,银行理财也出现过阶段性回撤,债基平均回撤,都没过1.5%。

关键那个时候,疫情第一波冲击基本结束,利率水平的确开始抬升,至于现在,你觉得国家未来半年,会加息?收紧资金?如果不会,债券会进入大熊市?

银行理财恐慌的背后,谁在推波助澜

d这也是老南周二文章里,对这次债市的波动,偏乐观的原因所在。也不建议自己买的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就跟风卖出。

但的确,有个事,老南还真忽略了,就是人性。

一方面,互联网上一堆所谓理财大V,靠恐慌搞流量。

如今天就有个咨询过老南的客人,发来一张图,表示银行理财大跌的:

银行理财恐慌的背后,谁在推波助澜

银行理财恐慌的背后,谁在推波助澜

一个活期理财,今年年化收益还有2.37%,千分之1多的回撤,故意不标单位,然后网民疯狂转发。

老南还刷微博,看到某百万粉丝的所谓理财大V,说什么债基踩雷了,下面暴雷潮,赶紧赎回。

这哪跟哪,最近哪里有暴雷潮,地产债的暴雷都啥时候的事了。

但流量嘛,都是怎么恐慌怎么有。

另一方面,就是少数金融业内,这时候借恐慌搞营销,带货其他产品。

这种情绪,实际上加剧了市场的踩踏,以至于部分银行的理财,出现了巨额赎回,然后传到到债市上,不少优质的债券,被低价卖掉,形成恶性循环。

倒是肥了不少流动性宽裕的机构,这波趁火打劫,拿了不少便宜的好债。


这次债市不是熊市的熊市,背后更多还是投资者的不成熟。

但这不成熟,并不仅是投资者的责任,各家机构在销售、推广产品时,是否让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收益预期、回撤风险预算,以及结合自己的持有周期,配置对应的产品。

比如周二文章后一个留言就非常有代表性,一粉丝买了个债基,亏了0.76%,老南安慰他,长期持有问题也不会太大。

结果粉丝说,这是短期要用的钱。老南就尴尬了,短期的钱,哪里能买债基啊。

太多的客户就错在投资错配上。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现在也没必要赎回银行理财产品,从利率角度现在已经进入合理区间。

而且更应该搞清楚,你买的银行理财,底层到底是什么,预期收益和回撤到底是多少。以及自己的投资周期到底有多久,应该配置什么样的产品。

而不是看到"银行理财",就默认没任何风险,不会有任何回撤。

-END-

银行理财恐慌的背后,谁在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