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菌菇飘香 致富有方
中新网南昌4月17日电 (卢梦梦)眼下,正是双孢菇成熟的季节。在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龙津镇前进村的双孢菇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菇房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菇香,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菌菇采摘、分拣工作。
“我们这里的双孢菇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棚内采用智能化温控技术来控制温湿,可实现双孢菇全年采收。”安义县龙津镇前进村双孢菇种植基地负责人魏德华介绍,该基地共建设菌菇种植大棚10余个,年产双孢菇130万斤,产值达65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双孢菇的品质与产量。同时,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引进双孢菇深加工项目,开发菌菇罐头、菌菇酱等产品,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谈及未来,魏德华满怀信心地说。
图为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石鼻镇赤石村菌菇种植基地内,农户在分拣平菇。卢梦梦 摄 在南昌市安义县石鼻镇赤石村,小菌菇也日渐为村民们撑起了“致富伞”。“安义是南昌的产粮大县,丰富的秸秆与牛粪正是培育双孢菇的优质原料,发酵后的菌渣还能还田当有机肥。”安义县石鼻镇赤石村菌菇种植基地负责人林武生介绍,目前,该基地已建成20个标准大棚,年产草菇180吨、双孢菇240吨,2024年实现销售额650万元。
更令人欣喜的是,菌菇种植基地还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了解,在该基地长期务工的村民有20人,人均年增收超30000元。“我去年建了6个种植大棚,采收的菌菇都由基地保底收购,年增收超10万元。”安义县石鼻镇赤石村村民刘贵根说。
安义县菌菇产业的发展,正是南昌市利用“一村一品”助推乡村振兴,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生动缩影。据统计,2024年,南昌市1153个行政村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已突破16亿元。其中,232个村迈入“百万俱乐部”,28个村成为千万级“超强村”。(完)
-
开车越慢越安全?“龟速行驶”会有哪些危害?一文科普
经常开车的朋友们,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有时候在道路通行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一些车辆的行驶速度却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让人忍不住按喇叭或者不得不变道行驶。这种超低速行驶的行为也被称为“龟速行驶”,遭到很多驾驶人吐槽。什么是“龟速行驶”?会带来...
-
徐州经开区:“一餐热饭”兜起稳稳的幸福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为解决困难老人用餐难题而出现的长者食堂,如今在老龄化的背景下,正成为银发经济的关键入口。作为全市率先布局推进老年助餐工作的板块,徐州经开区近年来深入改革创新,在加快推进中心厨房和社区助餐点建设的同时,积极探...
-
焦点访谈|基层治理法治化,啃下社区矛盾“硬骨头”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物业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小区居民的居住体验。但很多人也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买房一阵子,物业一辈子。居民想要换物业并不容易。上海康城是上海最大的小区之一,住了近4万人。自从2023年6月物业合同到期后,小区的业主们就一直在为...
-
冷空气影响趋于结束 中东部地区气温将迅猛回升
中新网4月14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 ,中央气象台预计,本轮冷空气带来的大风沙尘雨雪天气趋于结束。但今天,新疆、内蒙古、华北、黄淮、江淮及东部海域仍有大风天气;四川、重庆、湖南、广西、广东、海南岛等地的部分地区仍有弱浮尘天气。未来三天,...
-
微视频丨“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谊
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命运与共。建交75年来,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峥嵘岁月中,双方并肩战斗、相互支持,“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成为两党两国关系最生动的写照。中越两国文化相近、民心相通。近年来,双方人文交流有声有色,传统友谊历久弥...
-
“耳机党”注意了 这些不良习惯让你越来越聋!
耳机,是不少人日常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随身产品。除了用音频填充碎片化时间,在晨跑路上、上班途中,甚至是打游戏、追剧时,为了不被外界打扰,越来越多人喜欢戴上耳机享受独处时光,有些人甚至连睡觉时都要戴耳机。可你知道吗?长时间使用耳机可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