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冷空气偷袭你的身体 正确“春捂”牢记这3点
3月25日起,一股全能型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寒潮大举来袭,大部地区将上演“冷暖大逆转”,部分地区降温或超20℃。
“倒春寒”来袭,如何正确“春捂”?一起了解↓
冷空气最爱从4个部位偷袭身体
头部
雨淋或气温骤降时不戴帽子,冷空气就会侵袭头部,出现头痛、头昏、头部沉重的症状。
肩颈背部
乍暖还寒的时候,晚上睡觉要注意肩膀和颈部保暖。颈背受寒久了,可能会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背痛等。
腿脚
身体末梢本就容易“受凉”,一些人不爱穿袜子或太早露出脚踝,容易诱发老寒腿、膝关节炎等。
腰腹
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肚脐受凉后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引发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倒春寒来袭 正确“春捂”这样做
俗话说“春捂秋冻”,但“春捂”并不是简单的“多穿衣服”。到底该咋“捂”?“捂”到啥时候?这些误区别踩坑↓
❌“春捂”就是多穿点❌
“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如果“捂”时不觉得咽干舌燥,身体也不出汗,即便气温稍高,也不必急着减衣。如果觉得“捂”后身体出汗,则要早点换装,不然“捂”出了汗,反而容易受风着凉。“春捂”可以遵循“815”原则↓
当昼夜温差大于8℃以上时,说明气温不稳定,需要“捂”;
当气温连续保持在15℃以上,且维持了一两周时,就不需要“捂”了,可以适当减少衣物。
气温起伏多变,可采取“洋葱穿衣法”,避免着凉感冒。“洋葱穿衣法”,即像洋葱一样层层叠加式穿搭,这样穿衣能在保证足够温暖的同时还方便穿脱,不至于着凉或出汗。
内层:排汗功能好的衣服;
中层:毛衣、绒衫等保暖性强的衣服;
最外层:防水、防风等材质的衣服。
✅这3处重点“捂” ✅
“春捂”并不是简单的“多穿衣服”,“捂”的位置也很重要↓↓
颈项部:颈项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保护好颈项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建议根据温度戴好围巾、帽子。
膝足部:俗话说“寒从脚下生”,因此,膝足部的保暖尤为重要。“春捂”穿衣可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上身可以穿得薄一点,但秋裤先别着急脱。
腹部: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
🍚饮食上也要“春捂” 🍚
“春捂”的目的是保护身体阳气,所以,除了衣着方面,饮食上的“春捂”也很重要。
春季适宜进食一些辛温升散的食物,如豆豉、韭菜、葱、香菜等。生冷之物应少食,早春饮茶应饮用一些性质温和的茶类,如红茶和黑茶,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除了饮食,泡脚也可以帮助补阳气、调和阴阳。睡前可以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有助于扩张脚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得到放松,睡眠质量也会更好。
-
开车越慢越安全?“龟速行驶”会有哪些危害?一文科普
经常开车的朋友们,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有时候在道路通行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一些车辆的行驶速度却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让人忍不住按喇叭或者不得不变道行驶。这种超低速行驶的行为也被称为“龟速行驶”,遭到很多驾驶人吐槽。什么是“龟速行驶”?会带来...
-
徐州经开区:“一餐热饭”兜起稳稳的幸福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为解决困难老人用餐难题而出现的长者食堂,如今在老龄化的背景下,正成为银发经济的关键入口。作为全市率先布局推进老年助餐工作的板块,徐州经开区近年来深入改革创新,在加快推进中心厨房和社区助餐点建设的同时,积极探...
-
焦点访谈|基层治理法治化,啃下社区矛盾“硬骨头”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物业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小区居民的居住体验。但很多人也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买房一阵子,物业一辈子。居民想要换物业并不容易。上海康城是上海最大的小区之一,住了近4万人。自从2023年6月物业合同到期后,小区的业主们就一直在为...
-
冷空气影响趋于结束 中东部地区气温将迅猛回升
中新网4月14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 ,中央气象台预计,本轮冷空气带来的大风沙尘雨雪天气趋于结束。但今天,新疆、内蒙古、华北、黄淮、江淮及东部海域仍有大风天气;四川、重庆、湖南、广西、广东、海南岛等地的部分地区仍有弱浮尘天气。未来三天,...
-
微视频丨“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谊
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命运与共。建交75年来,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峥嵘岁月中,双方并肩战斗、相互支持,“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成为两党两国关系最生动的写照。中越两国文化相近、民心相通。近年来,双方人文交流有声有色,传统友谊历久弥...
-
“耳机党”注意了 这些不良习惯让你越来越聋!
耳机,是不少人日常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随身产品。除了用音频填充碎片化时间,在晨跑路上、上班途中,甚至是打游戏、追剧时,为了不被外界打扰,越来越多人喜欢戴上耳机享受独处时光,有些人甚至连睡觉时都要戴耳机。可你知道吗?长时间使用耳机可能会...